張威翔Military》不是軍力 ! 最新兵推曝臺灣「隱形罩門」
2025年7月3日,中國大陸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抵達香港。(新華社)
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週四(31日)發佈一份兵推報告,模擬中國大陸對臺發動海上封鎖的情境。值得注意的是,已知在大多數情境中,臺灣的能源與物資補給將遭遇重大困難,但該報告特別點出「商業因素」,指出若臺海局勢升溫,國際海事保險業者一旦宣佈行經封鎖區域船舶「無法理賠」時,海運業者必將風險放在第一位拒絕靠港,往返臺灣的商業航運恐將全面停擺,臺灣所需商品、特別是能源都會中斷。
「海事保險」過去鮮少被提及與戰爭有重大關聯。但近來從葉門青年運動(Houthi movement)以聲援巴勒斯坦爲由對紅海航道展開持續干擾,根據相關調查與研究,海事保險當中的戰爭風險保費因此大幅上漲,從封鎖前的0.05%激增至2024年9月的2%,今年7月又進一步攀升了2.7%。
鑑於全球戰亂不斷,保險公司已對船舶實施更嚴格的承保條件,例如,許多保險公司明確禁止與以色列、美國或英國存在任何關聯的船舶進入紅海,並要求船舶在過去12個月內不得停靠以色列港口。此外,部分保險公司甚至直接拒保紅海航線。
要知道這可不是個人壽險或汽車保險。貨櫃船本身的價格都是新臺幣數千萬或者億起跳的,貨櫃船航行保費更是高達「每天數百美金」。
以葉門青年運動爲例,此亂局迫使衆多貨船改道繞行非洲。根據航運業的統計數據,繞行好望角使航程平均延長10至14天,每艘船每趟航程的運輸成本因此增加約100萬美元。
分析CSIS臺海封鎖兵推,已提出此警訊。報告中提到,一旦中國大陸對臺灣實施封鎖,所有往返臺灣的商業航運將全面停擺;多位航運專家在受訪時也一致表示,商船業者必然會遵守中國大陸發佈的航行警告。
保險公司不會爲捲入戰爭海域的商船理賠,他們不是吃素的。報告中更提及,絕大多數船運合約都包含《五大國戰爭風險排除條款》(Five Powers War Clause);也就是說,一旦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發生衝突,這項條款將「自動終止」受影響海域的保險保障和理賠服務。大陸正是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難道戰爭風險就不能保險嗎?答案是可以,且涵蓋多種軍事情境,不過,這類保單雖可客製化,卻往往「不承保涉及大國戰爭的損失」,或禁止前往高風險區域的運輸行爲,許多國家最後只能親自提供保險,或以國家信用擔保承保機制。
而在臺灣遭到封鎖的兵推中,國內的天然氣儲備將於約10天內耗盡,若無外援,煤與石油的存量也僅能支撐7到20周。食物反而不是主要問題,因臺灣自給能力強、庫存足夠,補充所需船運量亦較低。一旦封鎖開始,商業航運公司多不願承擔風險,故須迅速籌組可強行突破封鎖的船隊。空運、潛艦與小型走私船都沒辦法有效替代。
屆時航運業者考量赴臺商船損耗和風險,還願意冒險駛向臺灣的船隻數量有限,難以滿足從全球各地運送商品、特別是能源所需的龐大運輸量。因此,我國政府勢必要爭取他國直接介入運作所有開往臺灣的船隻,以提供支持。
此外,被封鎖的國家通常會建立國營船隊,自己提供保險,或協助民間保險機構承保並提供補貼,同時也會將商船改掛本國國旗,納入國家保險計劃,來突破封鎖,是否進行相關規劃,也將會是臺灣政府的一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