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威翔Military》柬埔寨交戰泰國軍力比一比!解析驚人差距「無戰機」也能打?
泰國有壓倒性優勢。但歷史告訴我們,即使軍力懸殊,小國仍可能透過外交、地形與非對稱戰術進行反制。(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泰柬週四(24日)邊境爆發軍事衝突,引起區域安全關注,對讀者來說,也許對兩軍實力陌生,但在國際上,依各大軍事智庫與數據資料,泰國都佔優勢,不論在預算、人力或裝備上皆大幅領先:泰國名列全球第25強軍力,居東協第3,僅次印尼與越南,而柬埔寨則排在第95位,戰略地位與軍力影響力差一大截,然而柬方尚可仰賴地形優勢大打游擊戰,透過「不對稱作戰」略加抗衡,不過做重要的仍然是外交變數。
泰柬兩國在817公里長的邊界有多處主權爭議,10多年來屢爆衝突造成死傷。16日,3名泰國士兵在邊境地區被地雷炸傷後,泰柬對地雷是否爲新近埋設各執一詞。23日下午,泰軍巡邏隊再次遭遇地雷爆炸,5名士兵受傷。這些地雷設置在雙方爭議地區,但是柬方否認,表示這是過去多年內戰遺留的,是泰軍沒依雙方商定的巡邏路線才觸發。24日,泰軍再指柬軍先發動攻擊,造成邊境泰國村莊至少有9位平民死亡,於是出動包括F-16戰機在內的反擊。
2025年7月25日,泰柬邊境衝突概況資訊圖。(Rybar團隊授權使用)
邊境之爭常引發衝突,但「鄰居」的軍力是必須面對的現實。首先是「錢」,綜合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與軍事網站「全球火力」(Global Fire Power, GFP)最新報告,泰國2024年國防預算達57.3億美元,是柬埔寨13億美元的4倍以上。這樣的資金規模讓泰國得以擁有先進裝備、更高訓練標準與穩定補給能力。
除了軍費,泰國整體經濟體量也明顯高出許多——GDP接近4,500億美元,遠高於柬埔寨的250億美元,這種經濟實力直接轉化爲國防實力,形成難以跨越的鴻溝。
在兵力方面,泰國擁有約36萬名現役軍人,包含24.5萬陸軍、4.6萬空軍、7萬海軍,還有20萬後備軍人與2.5萬準軍事部隊。而柬埔寨軍隊總人數約12萬4千人,且幾乎沒有預備役,結構明顯偏向陸軍。若爆發大規模衝突,泰國不僅人數更多,後勤與動員能力也更強,而且泰國有明顯戰略縱深。
空軍:泰國擁有112架戰機,包括美製F-16與瑞典JAS-39「獅鷲」戰機;柬埔寨則無任何戰機,僅有數十架非武裝直升機,完全不具空中投射能力。
陸軍:泰國配備400輛主戰坦克、近1萬7千輛裝甲車與超過2,600門火砲,全面壓倒柬埔寨的200輛坦克與3,600輛裝甲車。值得注意的是,柬埔寨雖有數量可觀的多管火箭系統,但整體火力精準度與機動性仍明顯落後。
海軍:泰國擁有1艘航空母艦、7艘巡防艦與68艘巡邏艦,另有潛艦與登陸艦等戰略平臺;而柬埔寨僅有13艘巡邏艇與1艘登陸艦,幾乎沒有藍水作戰能力。
根據GlobalFirepower 2025年排名,泰國名列全球第25強軍力,居東協第3(僅次印尼與越南),而柬埔寨則排在第95位,戰略地位與軍力影響力明顯有限。
泰國不僅是美國「非北約主要盟友」,也與多國保持軍事合作,特別是在空軍與海軍現代化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柬埔寨軍隊則因歷史因素,大多數系出遊擊武裝整合,重視地面火力但技術現代化緩慢。
除了裝備數量與軍費,人員訓練水準、後勤基礎設施與通訊能力也有顯著差距。泰國擁有完整鐵路、公路、軍事通訊與補給網絡,並廣泛部署高科技設備。而柬埔寨軍隊多仰賴傳統通訊與地面運補,在快速反應與協同作戰方面明顯落後。
此外,泰國的軍工業自主能力與採購彈性也遠高於柬埔寨,可迅速補充與升級現有戰力,這對於應對長期衝突至關重要。但這並不代表柬埔寨完全缺乏抵抗能力。若爆發邊境衝突,柬方可能仰賴地形優勢與游擊戰術進行「不對稱作戰」,尤其在熟悉地形的山區與森林地帶進行牽制戰。
然而,若衝突升高爲全面軍事對抗,泰國無論是戰略縱深、火力、空中優勢或國際支援,皆握有絕對主導權。這種不平衡局面,也讓泰國在談判桌上擁有更大斡旋空間。
泰國在預算、人力、裝備與技術方面全面領先柬埔寨,有壓倒性優勢。但歷史告訴我們,即使軍力懸殊,小國仍可能透過外交、地形與不對稱作戰進行反制,從區域安全角度來看,這場軍力對比並非僅是數據競賽,而是凸顯了東南亞潛在衝突的火藥庫性質。隨着邊境緊張升溫,國際社會與東協組織是否能介入調解,將是避免局勢失控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