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放到潰壩?學者嘆:內政部太晚找李鴻源了
李鴻源(圖)在災前曾爲內政部提供專業見解。左正東認爲政府採取行動還是太晚。(合成圖/示意圖/取自農業部、資料照)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釀嚴重洪災,綠委討論釋出「殺傷力消息」攻擊花蓮縣府的羣組訊息外流。甚至出現民進黨政府「放到潰壩」的陰謀論。臺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表示,內政部出事前十天找了前部長李鴻源會商,其實也太晚了,堰塞湖早就形成,早在楊柳颱風前就該採取引流措施。
8萬追蹤的粉專「不演了新聞臺」25日發文提到報導指出,針對堰塞湖的處理,農業部長陳駿季強調,7月26日起進行多次專家會議討論後決定,爆破堰塞湖不可行,有可能會導致更大崩塌,至於虹吸、壩頂降挖等因結構不穩定無法執行,現階段要做水位有效監測,當監測發現危險時,及早讓中下游做預防性撤離,纔是最有效的防災。粉專直呼「翻譯:放到潰壩,實錘了!」不少人質疑綠營拿洪災政治鬥爭,不只是綠委層級而已。
李鴻源災後表示,之前內政部長劉世芳有找過他,就此問題交換意見。他則是找了臺大、交大包括水利、大地和水保專家、學者組了一個團隊,開始計算多少水量可能潰壩,爲從何處可能潰決等模擬圖給內政部。他提到2天前曾建議,因爲影響範圍比之前評估更大,必須進行大規模疏散。
左正東25日在《大新聞大爆卦》節目表示,他對工程學沒有很專業的知識,但他認爲以現在技術的進步,有一個月的時間,總是可以想到一些辦法?例如去加厚它的壩體,或如果時間夠、條件許可,也可以做引流,應該不是隻有用炸藥去炸它一個選項。大家去說李鴻源前部長是不是幫綠營講話?他覺得李鴻源只是很客觀地去講。內政部找李鴻源,照李自己講,是出事的10天以前。這其實也太晚了!因爲7月20日堰塞湖就形成了。
左正東強調,從7月21日到楊柳颱風,其實中間就有半個多月的時間,該做的研究、預判,其實那個時候就應該出來了?反而是因爲楊柳颱風沒有造成重大災情,政府反而就認爲沒事了?連官方的新聞都說「造成壩體潰決」,政府還是趕快做實事比較重要,不要讓災區居民再次面臨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