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預警「堰塞湖潰流」即時疏散 李鴻源:不可能用炸藥爆破
▲林業保育署24日上午利用無人機勘查堰塞湖,溢流口壩頂已遭水流下切80公尺。(圖/林保署提供)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天溢流引發災情。臺大土木系教授、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今受訪時透露,2周前內政部長劉世芳請他組了一羣專家開始監測,並預估滿水位溢流和潰壩影響,內政部根據他們的預估,提前疏散了7千到8千人,「要是沒有做疏散,後果恐怕就不堪想像。」
李鴻源指出,馬太鞍溪堰塞湖滿水位有9000萬噸的水,大約是2到3座牡丹水庫的水量。內政部長劉世芳2周前請他找了一羣土木專家就開始做監測,評估水量有多少,假如滿水位溢流的時候,它什麼時候可能開始「潰壩」,潰壩完以後洪峰在什麼時候會到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可能會決堤,決堤以後淹的深度、淹的範圍全都算出來了。
有網友質疑爲何不以爆破方式處理,李鴻源直言不可能,「它是一座山,要怎麼炸?我們都想過了,要用多少的炸藥去爆破,爆破的話炸藥會造成更多沒有辦法控制的狀況,所以這個不是一個選項。」
李鴻源認爲,這個堰塞湖的量體實在太大了,像這一次的溢流事件沒有辦法預防,只能預估淹水的範圍跟時間,因此當初他們以數字模擬,跑了好幾個數字,實際結果跟模擬的還算吻合,所以疏散的很成功。
他強調,處理堰塞湖唯一能做的就是引流,後續就是要把這些堆在河裡面的泥沙慢慢疏濬,但未來下流河川淤積問題會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