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源示警堰塞湖恐再溢流!專家估迴歸正常「至少要1個月」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發生溢流,24日光復鄉各地還可以看到遭溢流重創的痕跡。(李忠一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災情慘重,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截至24日上午已造成14人死亡、逾百人失聯。由於馬太鞍溪堰塞湖還有約三分之一水體未流出,水利專家、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示警,再溢可能性非常高,必須要持續監測與觀察,民衆不能掉以輕心馬上回家;臺大土木工程系教授遊景雲也說,政府可能要再開會討論剩餘土石如何處理,才能確定災民回家時間,且清理家園至少要一至兩週,恢復到基礎生活條件可能需一個月時間。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嚴重災情,農業部今透過無人機空拍勘查,蓄水量已減少至2300萬噸,評估堰塞湖湖水已縮減75%,但仍維持堰塞湖紅色警戒。李鴻源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由於現在土壤含水量很高,有再溢流的可能性,所以下游民衆不可掉以輕心,不能覺得好一點就馬上回家,仍待政府持續監測與觀察土壤含水量的多寡。

至於現階段能否再用引流方式?李鴻源指出,現階段可能沒辦法,因潰堤後人員與機器已很難進去該區。

此外,李鴻源提及,內政部長劉世芳兩週前找他組專家團隊做監測與預估。專家團隊之一的遊景雲接受本報訪問時說,由於纔剛發生溢流,因此對目前土體條件還不是很明確,能否進行引流等相關工程措施,仍得等水慢慢降下來之後,才能進一步評估。

至於若剩下約三分之一水體又發生溢流,影響範圍會不會再擴大?遊景雲指出,目前政府的整備工作包括河川疏濬、堤防加固都已在進行中,能做得也都儘量做了,就算真的又發生溢流,理論上不會再擴大,且整個破壞強衝擊力也會比上次更低一點。

面對災民何時才能回家?遊景雲說,現場目前是滿目瘡痍、都是泥濘,大概一週內可更明確掌握整體狀況,但殘餘土石要如何處理,政府可能要再開會討論,才能確定災民回家時間,且預估清理家園至少要一至兩週,而恢復到一般基礎生活條件可能需一個月時間,因此迴歸正常生活步調,恐需要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