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警花蓮注意2狀況! 李鴻源:恐形成第二次堰塞湖再次蓄水

▲李鴻源。(圖/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郭運興/臺北報導

樺加沙颱風外圍環流帶來豪雨,導致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嚴重災情。對此,前內政部長李鴻源1日表示,現在關鍵是有個1800公尺的堤防缺口,補起來後,基本上問題已經不大,目前應該沒有立即危險。但李鴻源也示警2狀況必須注意,分別是「颱風」與「地震」,只要來個大豪雨或者有大概5級弱的地震,都會讓相對脆弱的山壁崩塌,形成第二次的堰塞湖,再次開始蓄水。

李鴻源於節目《下班瀚你聊》談到「堰塞湖目前狀況」,他表示,自己掌握的數字大概剩下600萬噸,即使全部都下來,這樣的一個洪水量,河川是可以吸收的,問題不大。

李鴻源表示,現在的關鍵是,水利署有一個1800公尺的堤防缺口,必須趕快補起來,補起來後,基本上問題已經不大了。

接着,李鴻源示警,第一,但是也要看臺風會不會來,現在左邊的山壁相對是脆弱的,萬一再來個大豪雨,又讓它崩下來了,把原來的缺口堵住,將會再形成第二次的堰塞湖,就會再開始蓄水。

李鴻源指出,第二,不幸中的大幸,沒有發生地震,這個地方只要有大概5級弱的地震,這些崩塌地就會崩下來,形成另外一個堰塞湖。

李鴻源指出,會發生堰塞湖的地方,永遠會在這個地方發生,因爲跟兩邊山壁的地質結構有關係,花蓮這個地方就是一個地質相對脆弱的地方,但是目前應該是沒有立即危險。

李鴻源認爲,兩個月後萬一颱風來,狀況不是大家能掌控的,但現在都在修復堤防當中,用太空包基本上滿快的,能做的提早準備就是趕快把堤防缺口堵起來,其他能準備什麼?把淤泥趕快清走、讓災民回到生活節奏,是大家可以做的,至於秋臺什麼時候來、會下多少雨都不是大家能掌控的。

李鴻源提到,嚴格上這個颱風根本沒有在臺灣登陸,只是外圍環流掃過而已,但這種颱風真的不要輕忽,自己記得民國100年有個颱風,也是離臺灣還有一段距離,結果在蘇澳白米甕溪一個小時下了180毫米,這種雨下在哪裡,哪裡都吃不消,所以造成蘇澳重創,颱風因素只能說越來越難掌控了。

▼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空拍影像。(圖/丁湘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