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添加”醬油被檢出重金屬?選購注意看標識...

近期有媒體向權威檢測機構送檢了多款宣稱“零添加”的醬油,測試結果顯示,送檢的“零添加”醬油大部分被檢出鎘,部分則被檢出總砷。儘管檢測結果中重金屬的含量都沒有超過國家標準,但由於醬油是大衆日常烹飪的必備佐料,以上檢測結果引發大量關注議論。那麼商家宣稱的“零添加”靠譜嗎?如何挑選一款健康的醬油?本期我們來關注下醬油的相關常識~

“零添加”的食品更安全?

很多消費者會認爲“不含防腐劑”、“零添加”的食品更安全。爲了迎合消費者的心理,不少商家在宣傳推廣和食品包裝上會突出“零添加”的概念。事實上,“零添加”這個說法本身就存在誤導性。

首先,根據《國家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相關規定,企業不得在食品標籤、說明書、廣告中標註“不添加”“不含有”等字樣。另有食品安全相關機構人士指出,所謂的“零添加”更多是相關企業在商業營銷中創造的概念。

“食品添加劑”是爲了改善食品品質,以及爲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在現代食品工業環境裡很難找到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至少整個生產環節中完全不使用加工助劑幾乎不可能。即使是純釀造醬油,在釀造過程中通常也會用到酶製劑來提高發酵效率和效果,而酶製劑也是作爲食品添加劑管理的。食品企業按照國家標準規定的使用範圍和使用量,所有食品添加劑都是安全的。

如何選購更健康的醬油?

日常選購醬油時,要學會看食品標籤,瞭解配料表和營養成分中的具體內容,儘量選擇添加劑相對較少,且爲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

1·優選“含鹽量”低

醬油主要配料含水、大豆、小麥、食用鹽。其中,醬油的鈉含量是選購醬油的重要指標。通常每10毫升醬油中含1.5~2克鹽,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攝鹽應少於5g,長期多鹽飲食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儘量選購鈉含量更低的醬油。

2·優選“特級”醬油

醬油的等級是用“氨基酸態氮”的含量來劃分的,是指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國家標準規定,根據氨基酸態氮含量不同,將醬油分爲特級(≥0.80g/100ml)、一級(≥0.70%)、二級(≥0.55%)、三級(≥ 0.40%)。醬油中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醬油品質越高,鮮味越濃。

3·關注“產品標識”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的《關於加強醬油和食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公告》中提出,醬油生產企業不得再生產銷售標示爲“配製醬油”的產品。“配製醬油”是以釀造醬油爲主要成分,向其中加入酸水解植物蛋白漿,以及少量食品添加劑配製而成。在製作過程中,不僅將釀造醬油進一步稀釋,降低營養價值,還存在氯丙醇超標的風險。因此,要選購有“釀造醬油”標識的醬油,不要吃“配製醬油”。

醬油相關的常見謠言和誤區

醬油吃多了會致癌?

有說法稱,用來調節醬油色澤的“焦糖色素”可能會產生“4-甲基咪唑”,這種物質被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定爲2B類致癌物質。事實上,“焦糖色素”屬於國標中允許添加到醬油中的食品添加劑。對於“4-甲基咪唑”,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指出,一般的食用分量並不會對人體產生健康問題。也就是說正常食用醬油是安全的。

醬油吃多了皮膚會變黑?

人體皮膚顏色的深淺,是由皮膚裡黑色素含量所決定的。皮膚裡的黑色素,是一種氨基酸衍生出來的生物色素,其合成量會被遺傳信息、紫外線、年齡、激素水平變化和炎症等因素影響。而醬油裡的類黑素是一種天然色素,進入消化道之後就會被分解,無法影響人體皮膚的顏色。

吃醬油會導致傷口留疤?

傷口是否殘留疤痕是由傷口大小、是否感染及營養狀況等因素綜合決定的,與醬油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食物顏色的深淺並不會影響傷口癒合。

孩子需要吃“兒童醬油”?

日常飲食中給孩子選用普通醬油即可。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兒童食品”在成分上和成人食品沒有太大差異,通常只是將包裝改小而已。家長給孩子買食品時,最重要的不是看名稱,而是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配料表太長的最好別買。

參考資料:

[1] 央視新聞:“零添加”是智商稅嗎?醬油該如何選?

[2] 科普中國:醬油裡全是“科技與狠活”?“0添加”真的更好嗎?

[3] 科普中國:醬油是“害人油”,吃多了會致癌?瓶子上有這4個字,趕緊放下!

來源:“謠言過濾器”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