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關心|國家出手!“零添加”標識被禁
3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佈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及9項標準修改單,其中明確禁用“不添加”“零添加”等誤導性標識,並升級食品標籤、營養標示及嬰幼兒食品標準。這一系列新規旨在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維護公衆健康,促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次新國標最受關注的,是對“零添加”營銷亂象的糾偏。當前很多食品都標榜“零添加”“不添加”,利用消費者追求“天然”、不喜歡食品添加劑的心理來促銷,讓消費者心甘情願爲“溢價”買單。
實際上,“不添加”只是對於生產過程的描述,與食品終產品中配料或成分的含量並不完全等同。例如某果汁飲料標註“不添加蔗糖”,卻含有果糖等其他糖分,誤導消費者忽視真實含糖量。
新規禁止此類標籤,要求企業如實標示配料含量,並推廣數字標籤掃碼功能,讓消費者通過二維碼即可獲取配料、營養等詳細信息,解決了傳統標籤字體小、信息不全的痛點,從源頭遏制‘文字遊戲’的濫用,同時以技術手段提升透明度。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中心主任朱蕾表示,新標準強化了定量標示要求,就是要規範行業亂象,引導正確消費認知。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消費者需要真正關心的是食品添加劑是否爲食品和衛生主管部門認可。判定一種食品是否安全,首先看食品成分和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劑量,不要被"零添加"輕易忽悠。
當“零添加”的營銷泡沫被戳破,食品行業唯有迴歸品質與真實的競爭軌道,方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