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關心|針對體重,國家出手了!
3月9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表示,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慢性病防治。此舉標誌着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正從“以治病爲中心”向“以健康管理爲核心”轉型,首批試點醫療機構年內將全面開設體重門診,爲超重人羣提供科學干預平臺。
《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預測,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將攀升至70.5%,兒童羣體也將突破31.8%。肥胖不僅直接推高腦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發病率,更與13種惡性腫瘤存在相關性。面對這一公共衛生危機,國家衛健委醫療應急司副司長高光明強調:“以體重管理‘小切口’推動慢性病防控‘大工程’,是破解健康治理難題的關鍵路徑。”
爲此,各地推出更貼近羣衆需求的體重管理措施。例如,四川省要求機關企事業單位工間操覆蓋率三年內達50%,杭州市上城區作爲浙江省“體重管理年”試點,率先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體重管理門診全覆蓋,通過多學科協作管理超重肥胖人羣,其部分門診數據顯示有效率超95%。這些探索凸顯出“政府主導-專業支撐-社會參與”的治理邏輯。
正如《“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所強調,需“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營造支持性環境”,這正是現代健康治理“共建共享”理念的生動實踐。
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管”好體重,也是“管”好自己的健康預期。當體重管理從政策文件走向社區、學校、職場,當“主動健康”從口號轉化爲全民自覺,健康中國的藍圖便有了最堅實的支撐。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