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駕駛換照規範掀熱議 老人團體盼建構友善、不歧視制度

三峽北大國小前19日發生重大車禍,車禍現場一片狼籍。(張鎧乙攝)

新北市三峽區昨發生重大車禍,因肇事者爲78歲,高齡駕駛換照制度掀起討論,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認爲,高齡駕駛回訓制度有提升空間,關鍵在於設計友善而非懲罰性,也不帶歧視、支持長者上路的制度,建議參考日本,搭配駕駛輔導、交通教育幫助長者駕駛。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解釋,高齡者能力差異很大,並非所有人的駕駛能力會因爲年齡增加而降低,關鍵應在於如何設計一個不帶歧視、支持長者安全上路的制度,避免一刀切。

她認爲,理想的回訓制度應該是類似健康檢查的「行車健檢」,搭配駕駛輔導、交通變化教育,幫助長者持續駕駛,保障彼此安全,舉例來說,日本許多地區的「高齡駕駛講習」提供模擬駕駛與視野反應測試,形式友善也更具實用性。

李若綺也說,高齡者未換照確實可能帶來風險,但這種風險存在於各年齡層,與其將未換照視爲老人問題,更應檢討目前制度是否提供足夠的提醒、協助與安全檢核機制。

她舉例,部分長者未換照,可能是因爲不熟悉流程、交通局資訊不友善,或無法親自辦理,這些問題可以透過家屬協助、社區單位提醒或簡化申辦程序來改善,用支持性而非懲罰性的角度切入,才能真正提升整體道安。

李若綺還提到,許多長者不是想開車,而是不得不開車,特別在非都會區需要開車或騎車移動,建議增加布建大衆運輸,或者像是臺中跟屏東的小黃公車的替代方式,降低民衆行的障礙跟風險。此外,也建議評估自己身心狀態,許則最適合的移動方式或請人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