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萊豬「澳洲冷凍豬腳」輸臺!食藥署:不會公佈流向

▲食藥署署長姜至剛說明萊豬進口。(圖/記者趙於婷攝)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臺灣自110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4/29有首批萊豬輸臺,引發社會關注。食藥署署長姜至剛今日表示,未來邊境查驗仍將維持2至10%的一般抽批比率,且根據食安法規定,不會針對合法產品要求標示或公佈流向。

首批萊豬爲澳洲進口的「冷凍豬腳」,符合殘留容許量0.01ppm。姜至剛指出,110年1月1日至114年4月30日邊境報驗豬肉及豬雜碎共計2萬5,466批,檢出萊克多巴胺計1批,其中檢出萊克多巴胺超標不合格爲0批,於後市場對進口及國產之豬肉產品共抽驗1萬8,501件檢驗乙型受體素(含萊克多巴胺),結果皆合格。

姜至剛強調,所有放行產品,都在科學分析下可接受風險,「豬肉儀表板」皆會透明揭露檢驗結果,未來也持續依食安優先、科學分析、國際標準及市場稽查辦理。他也直言,根據食安法規定,不會針對合法產品要求標示或公佈流向。

而首批被驗出萊克多巴胺的澳洲冷凍豬腳進口業者的「品田國際農畜股份有限公司」則發表聲明致歉,表示在採購肉品時,已明確要求供應廠應提供零檢出萊克多巴胺的產品,會針對該批產品進行復驗,在還沒釐清與國外廠商的責任歸屬之前,不會對該批貨品進行任何販售、分裝,若查驗屬實會將肉品銷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