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豬一萊再萊 食藥署允查驗率增至20%

3批澳洲冷凍豬腳檢出萊克多巴胺,衛福部長邱泰源8日在立法院受訪表示,都是按規定抽驗,只要合乎規定就可以進口。(劉宗龍攝)

萊豬「一萊再萊」!食藥署1周內檢出3批澳洲進口冷凍豬腳含萊克多巴胺,總重70多噸。立委質疑,行政院2020年訂定措施,要求未查廠豬肉不準進口、進口豬須逐批查驗,如今澳豬檢出萊劑,食藥署卻毫無作爲。食藥署承諾,會積極辦理至澳洲查廠,即日起針對邊境澳豬,提升查驗比率至20%以上。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指出,我國過去全面禁止萊劑,後來美牛、美豬陸續開放,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2020年訂定「進口豬肉全方位管理措施」,特別針對美國查廠,確保安全衛生。如今澳豬檢出萊劑,「難道不查廠嗎?」食安標準應一致,而非時間久了就鬆懈。

食藥署長姜至剛表示,2020年以前,我國針對澳洲豬肉,就已承諾系統性開放,爲常態性進口,基於信賴保護原則,不會要求查廠才放行。如今委員提出要求,食藥署會積極規畫辦理赴澳查廠,但目前預算遭砍、需要籌錢,且澳洲本來就允許使用萊劑飼養豬隻,「不用查就知道有了」。

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邊境採人工智慧進行BPI「精準抽驗」,對沒違規產品降低查驗、有違規紀錄者調高查驗率。澳豬萊劑含量未超過0.01ppm限量標準,一切按規定進行,「不可能一有風吹草動就100%逐批查驗」。

王育敏表示,管理措施要求進口豬肉必須逐批查驗,但澳豬僅實施2~10%抽批查驗,要求食藥署提升查驗率。姜至剛承諾,食藥署會加強查廠、加強查驗、落實產地標示,即日起針對本次驗出萊劑豬肉產品之輸入國,提升查驗比率至20%以上。

立院8日亦通過臨時提案,要求衛福部全面落實進口豬肉管理,針對進口來臺肉品廠,加強派員查廠;進口豬肉提升查驗率;肉品自大到小,從進口商、肉品廠,隨販售通路下到店頭、攤商,落實產地標示;未依規定標示、標示不實或檢驗不符規定業者必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