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一萊再萊」立委要求國外查廠 食藥署:會積極辦理

萊豬爭議引起各界關注,食藥署表示,由於澳洲進口豬腳萊克多巴胺含量符合標準,不公佈流向、也不會逐批查驗。(圖/本報系資料照)

萊豬爭議引起各界關注,食藥署表示,由於澳洲進口豬腳萊克多巴胺含量符合標準,不公佈流向、也不會逐批查驗。立委質疑,行政院2020年訂定相關規定,要求未查廠豬肉不準進口,但這些澳洲萊豬沒有查廠仍放行,要求衛福部改善。食藥署長姜至剛表示,食藥署會積極辦理。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天針對「澳洲進口豬腳驗出含萊克多巴胺,如何加強肉品食安查驗,讓民衆安心」及「長照2.0執行情形檢討及3.0未來規劃」舉行專題報告並質詢。

立委王育敏表示,萊豬「一萊再萊」,行政院2020年訂定「進口豬肉全方位管理措施」,到去年爲止豬肉儀表板上,沒有任何萊豬進入臺灣,但今年完全破功,而且接二連三的來,衛福部卻說「吃一輩子也不會怎樣」,恐讓國人更不安。

王育敏指出,依相關管理措施,要求豬肉必須從源頭管理,沒有查廠的肉品廠就不準放行、不準進口,然而這些澳洲含萊劑豬肉,未實施實地查廠就放行,「很有問題」,要求食藥署先暫緩澳洲進口豬肉,並前往查廠。

姜至剛解釋,在2020年以前,農業部防檢署針對澳洲進口豬肉,就已承諾系統性開放,是常態性進口,基於信賴保護原則,不會要求查廠才放行,且全世界有27個國家,可以允許豬肉使用萊劑。但若委員有要求,食藥署可以進一步辦理。

王育敏說,管理措施也要求2021年起,進口豬肉必須逐批查驗,但如今僅實施2~10%一般抽批查驗,是否會迴歸逐批查驗?根據食安標準,查驗機關認爲有必要,就可以逐批查驗,呼籲衛福部應加強邊境抽驗,守護國人食安。

姜至剛表示,對於邊境查驗,導入BPI人工智慧預測系統,很值得驕傲,對於沒違規產品降低查驗、有違規紀錄者進行精準抽驗,國內從來沒遇過有人因吃含萊劑豬肉而送醫,並重申希望自己能當「安心署長」。

王育敏則反駁,「國人不安心,你當不了安心署長」。衛福部目前爲止沒有采取任何作爲,不公佈流向、不逐批查驗、不查廠,若萊豬繼續流入市面魚目混珠,肉品又可以不標示含萊劑,國人如何選擇自己不想吃到萊豬?呼籲衛福部不要繼續失信於國人。

立委王育敏、陳菁徽、陳昭姿提出臨時提案,要求衛福部落實行政院2020年進口豬肉全方位管理措施,遵守未查廠不給進口、逐批查驗、產地標示跟着肉品走,維護國人食安健康。姜至剛承諾,針對進口肉品,食藥署會加強查廠,也會逐步提高查驗率,並落實肉品產地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