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外擺”餐飲,菏澤發佈食品安全提示!
近期,街頭巷尾的“外擺”餐飲攤點成爲城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不僅爲市民帶來了別樣的就餐體驗,也增添了濃厚的城市煙火氣。然而,持續的高溫高溼天氣,卻給“外擺”餐飲的食品安全帶來了諸多隱患。爲保障消費者 “舌尖上的安全”,促進餐飲服務行業有序發展,近日,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了關於餐飲單位“外擺”食品的安全提示,爲經營者和消費者提供了明確的指引。
對於餐飲服務經營者,提示首先強調了要主動公示證照。經營者需在“外擺”攤點的顯眼位置,公示《食品經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等證照的複印件。同時,鼓勵經營者增設“食品安全提示牌”,上面標註出禁忌食用人羣、加工製作時間、購買後請儘快食用等重要信息。此外,“外擺”經營的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有效的健康證,落實每日晨檢制度,操作過程中要規範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及手套,並且不得佩戴首飾、染指甲、蓄長指甲,從人員健康層面築牢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在規範加工操作過程方面,提示也做出了詳細規定。經營者若“外擺”製售冷葷類高風險食品,需增設冷藏冷凍設備或使用冰塊,嚴格控制成品及食品原料的儲存溫度,且儘量做到現制現售。對於熱食類食品,要設置加溫保溫設施,確保成品中心溫度不低於70℃,同時合理規劃售賣時段,儘量在2小時內售完。另外,攤點需配備紗網罩、移動隔離棚等防蠅防塵設施,做好“防塵防蠅防鼠”工作。涉及現場製作食品的,要將生熟食品分開處理,刀具和砧板嚴格區分,防止出現交叉污染。
確保原料來源可追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關鍵環節。“外擺”經營者要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規範食品及食品原料的採購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流程,堅決不採購無合法來源、過期、變質的食品及食品原料,確保每一樣食材都能追根溯源。在採購和使用肉類、水產品時,要規範進行冷藏冷凍儲存,控制冷藏溫度在0-8℃,冷凍溫度不高於-12℃。同時,明確禁止提供生食類水產品,儘量不提供冷加工糕點等高危食品。
保持環境乾淨整潔同樣不容忽視。經營者在每日經營前後,要對操作檯及用具進行徹底清潔消毒,配備帶蓋垃圾桶,及時清理周邊的垃圾及餐廚廢棄物。要避免食品及食品原料被陽光直射,保持攤位的乾燥整潔。此外,提供的打包盒、打包袋需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避免造成交叉污染。
對於消費者,提示建議在購買“外擺”食品前,要查看經營者的主體資質及從業人員的健康信息,按需購買,不要盲目跟風。若在購買過程中遇到疑問或發現問題,可撥打“12315”“12345”投訴舉報熱線聯繫市場監管部門,監管部門將第一時間給予回覆和處理。
來源: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編輯:劉金輝
複審:陳剛
終審:謝非 楊依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