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天發生2件車禍!市府拆公館圓環遭罵翻 藍議員提數據反擊
北市府9月13日起將施工拆除公館圓環。本報資料照片
公館圓環連續7年式事故率最高熱點,發生過1717件交通事故,重大死傷事故比例超過5成,北市府拍板拆圓環,後天凌晨動工,卻引發不少居民、民團、議員反對,不過國民黨議員曾獻瑩力挺市府拆圓環,強調種種數據顯示公館圓環具有安全隱憂,呼籲市府加強與地方溝通,並以量化追蹤改善成效。
根據市府統計,該路口過去七年累計發生1717件事故,連續七年爲事故率最高熱點,其中重大死傷事故比例更高達5成,細究原因發現尖峰時段機車與公車、汽車混流高達74%,且圓環內雖規畫導引線汽機車越界率都突破5成,凸顯公館圓環有明顯的交通安全隱憂。
不過交通局拍板拆除圓環後,不少當地里長、民團反對,直言應先改善路口再來討論拆圓環,曾獻瑩直言,拆除涉及安全、交通效率及地方生活品質,市府應透過透明數據、公開科學驗證及在地溝通,讓民衆能檢視政策必要性與實際成效,並轉化爲民衆「看得懂、感受得到」的量化指標。
交通局說,改採正交四岔設計可望降低63%事故率、減少6成重大死傷;汽機車分流後,停等車道佔用將減少約29%;行人跨越路口面積縮小,同時穿越距離也將減少約23%;公車延滯則可減少6成。
曾獻瑩呼籲,地方疑慮市府須加強溝通,在溝通時應解釋爲何要拆及拆除後能改善什麼,且改善成效必須可檢驗、可追責,拆除一年應以相同指標檢視成果,若未達標準,交通局也要提出改進方案,避免以專業術語掩蓋政策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