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出現「V形缺口」 林業署示警可能再淹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壩體處出現一個V形缺口,且持續下切中。(圖/翻攝自林業署臉書)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嚴重災情,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昨(26)日表示,直升機空拍畫面顯示,溢流口與原先的壩體相比,下切了約114公尺,壩體約40%的土石泥砂也被大水沖刷帶走,導致下游河道嚴重淤積,無路可走的河水很可能從堤防缺口流出造成淹水,提醒民衆近期切勿靠近河岸。

林業署昨日晚間在臉書表示,最新直升機空勘畫面顯示,豪大雨造成堰塞湖的水量滿溢,大水快速向下沖刷帶走土石泥砂,現場形成一個V形水道,且這個V形缺口仍持續下切,溢流發生後最低處與原先壩高的差距,24日時爲79公尺,25日達到113公尺,26日則來到114公尺,壩體的砂石量也減少了40%左右。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體處的V形缺口,高度差距達度114公尺。(圖/翻攝自林業署臉書)

林業署指出,壩體被大水沖刷,也導致大量土石泥砂被帶走,砂石量減少了40%左右,並造成下游河道嚴重淤積,無路可走的河水很可能因此從堤防缺口流出,造成局部區域淹水,將視河道清疏狀況評估警戒等級,提醒馬太鞍溪下游民衆近日切勿靠近河岸。

網友則說「持續下切,是否代表湖水容量也會持續減少」、「這種上山下海的工作都是高危險羣」、「滿目瘡痍,下游靠河道可能無法久居,很危險」、「是不是可以空拋一些植物種子,看看能不能讓地面穩固一點」、「之前真的應該強制撤村進行處理的,現在這結果也沒比較好」、「這看起來就沒辦法運入重機具,很難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