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恐現二次堰塞湖 中央證實有風險

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重創光復鄉,水利專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示警,山上仍有大約2.5億噸泥沙沒有下來,若再遇豪雨或地震,恐怕會形成第二次堰塞湖。對此,中央前進協調所副總協調官李孟諺表示,確實有這樣的風險,水利署正在加固堤防,以提升保護作用。

▲馬太鞍溪土堤搶修進度良好。(圖/水利署)

李鴻源3日表示,目前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湖水剩下大約5、600萬噸,不會造成立即危險,但這次總共有3.2億噸泥沙,現在只下來7000萬噸,還有2.5億噸留在上面,而且左邊山壁並不穩定,如果再遇到一次豪大雨,可能會再次崩落,形成第二次堰塞湖。

對此,中央前進協調所副總協調官李孟諺證實,的確有這樣的風險,水利署正在加固堤防,提升保護程度,同時由專業團隊規劃溢洪道或排水設施,萬一再度發生崩塌,應能大量減少洪水量及泥沙。

水利署長林元鵬也表示,4日就可以完成第一階段3公尺高的土堤建構,除非遇上豪雨,否則水流不會再流進光復鄉,後續第二階段會再加高2公尺,並強化土堤的防水效果,預計11日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