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卓揆邀傅崐萁至中央災變中心

行政院長卓榮泰邀立委傅崐萁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瞭解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狀況。(消防署提供)

行政院長卓榮泰邀立委傅崐萁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瞭解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狀況。(消防署提供)

樺加沙颱風爲東部帶來豪大雨,造成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持續升高,可能發生溢流,影響範圍包括花蓮縣萬榮鄉、光復鄉及鳳林鎮。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3)日上午取消拜會立法院國民黨及民進黨黨團,邀請立委傅崐萁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關心馬太鞍溪堰塞湖狀況。

卓榮泰表示,這幾天我們持續加強觀測馬太鞍溪堰塞湖的變化,自7月26日堰塞湖形成之後,相關部會都已加強監測的工作,開了很多次會議,農業部也於8月20日成立專案小組,行政院也正式在政務會議裡提出報告,報告當中做了相當多的研判跟分析,包括自然的匯流、豪大雨,甚至包括地震各種情境的模擬,都做了一些分析。

卓榮泰說,這次因颱風帶來豪大雨,所以整個時間提前,今天中午以前,或許就會面臨到溢堤的狀況,目前觀測距離溢流口只有2公尺左右,依照上升的速度,有可能在中午以前就發生變化。目前1837戶的8500多人,大部分是用垂直避難的方式,就是移往2、3樓,另外一大部分依親,少部分是到安置中心。

此外,賴清德總統昨天提到,對於垂直避難的縣民朋友們,要持續注意溢堤帶來水流或者帶來土石流,要有相對應的應變措施;依親的國人們也應該確切掌握到安全的去處;在安置中心的要對環境及民生物資做最好的準備。

傅崐萁說,花東地區是臺灣的迎風面,颱風來臨即便沒有登陸花東,大雨通常都在東岸,尤其宜蘭、花蓮、臺東、屏東,所以這次堰塞湖的問題,不僅是颱風來時的強降雨,甚至沒有颱風,光是氣流的強降雨,也會造成堰塞湖的影響。更嚴重的是,花蓮是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交接的地方,常會發生地震,堰塞湖大概從民國90年、92年一直到現在,延續了20多年。

傅崐萁指出,隨着水位不斷往上提升,大概12點前就會溢流,所以請行政院能夠協助,畢竟現在的告警系統是面對堰塞湖可能造成的傷害,先疏散人民,單是光復鄉就有8449人撤離,包括垂直避難、依親和到避難所,問題是,未來每次的強降雨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包括光復鄉、鳳林鎮、萬榮鄉都會不斷碰到同樣的問題,問題相當嚴重。

傅崐萁強調,現在的蓄水量達到8600萬立方公尺,幾乎1個水庫的蓄水量,如果因爲地震或其他因素崩潰,如此強大的水量下來,速度會非常快,將是非常巨大的災難。這已是國家級的問題,所以預防性的準備,逐步把堰塞湖的高度降低或把水導引出來,要麻煩卓院長和行政院團隊集思廣益,做長遠安全性的解決,相信花蓮縣政府都很願意來配合,國會也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