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嚴峻 衛福部8大應變措施出爐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衛福部啓動8大應變措施。(本報資料照)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發生溢流,6000萬噸水量傾瀉而出釀災情。衛福部已啓動8大應變措施,包括撤離孤島地區洗腎患者或孕產婦、調度災難醫療隊、災區看診開藥及評估無人機送藥、災民收容安置與心理照護、啓動社工關懷等,確保民衆就醫與用藥權益,投入心理照護、救災復原。

樺加沙強臺過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中央政府在花蓮縣光復鄉成立前進協調所,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日(24)陪同行政院長卓榮泰赴花蓮勘災,並指示健保署東區業務組長黃兆傑、醫福會執行長林慶豐執行長至協調所,協助資源調度和指揮醫療救援;疾管署、社會救助及社工司也派員進駐。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樺加沙颱風海上颱風警報發佈後,衛福部已啓動8大應變措施,已調派災難醫療隊過去,部立花蓮醫院也派人力前往。無人機送藥團隊也趕赴花蓮,正在評估支援需求。醫事司科長羅鬱婷指出,花蓮災難醫療隊已經在運作,啓動臨時醫療站,在災區看診開藥。

衛福部指出,8大應變措施包括撤離孤島地區的洗腎患者或孕產婦、掌握緊急醫療網絡運作、調度災難醫療隊、災區看診開藥及無人機送藥團隊評估支援、災民收容安置與心理照護、協調啓動社工關懷、指派具救災及重建經驗專人進駐花蓮前進協調所、強化災後防疫。

醫事司說明,衛福部已啓動緊急應變小組,請6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掌握所轄急救責任醫院運作情形,截至今日上午7時,急救責任醫院收治緊急傷病患總計49人(出院人數33人);馬太鞍堰塞湖溢流事件發生後,也與花蓮縣衛生局合作掌握事件傷患送醫情形,持續監控後續醫療需求。

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花蓮縣市區至少4家醫院動員、當地部立醫院也待命,在光復鄉醫療站輪流照顧傷病患,目前看起來不會1、2天就結束。現在重點是「疏散撤離」,只要疏散做得好,就不會有大量傷病患。至於慢性病照顧部分,正在評估當地衛生所是否能用,若可以使用就不會有問題。

災民收容與安置方面,目前光復高職體育館安置169人、大進國小306人、萬榮國小4人、鳳林樂活會館29人,合計508人。衛福部動員民間社福團體與社工進駐安置所,公私協力,花蓮家扶中心團隊已進駐光復安置所,協助盤點物資及提供急難需求、確認扶助家庭受災狀況等。

花蓮光復醫療救護站部分,衛福部花蓮醫院林彥雄院長及1名醫師、2名護理師、5名醫療人員、1名行政人員,已到現場協助醫療照護;衛福部玉里醫院簡以嘉院長率心理健康團隊,包含醫師、心理師、社工等各1人,提供災民心理照護。

衛福部也協調花蓮縣政府啓動一戶一社工就死亡家屬及傷者關懷服務,並聯系花蓮縣社工師公會、慈濟基金會、家扶基金會、世界展望會等民間團體,依實際需求給予協助。救災與重建部分,社工司也指派具救災及重建經驗專人進駐,依災區實際需求,協調及提供及時協助。

至於災後防疫,疾管署、花蓮縣衛生局持續針對災後清理家園需注意的防護措施加強宣導,並針對社區和收容所監測疫病,目前並無特殊疫情與羣聚事件發生。疾管署也與衛生局協力調度縣內各衛生所疫苗支應光復鄉例行接種疫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