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維持紅色警戒 林保署新防災警戒機制曝光

林保署昨上午透過無人機現場空拍馬太鞍溪堰塞湖影像。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提供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前天溢流導致潰堤,造成光復鄉嚴重災情,農業部昨清晨透過無人機空拍勘查,評估堰塞湖湖水已縮減75%,今則進一步減少至僅剩15%。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表示,未來將採取安裝新的水位計、儘量利用航遙測方式空勘等方式,對堰塞湖的變化取得更精確的資訊,以因應下次可能的災害。

根據林保署昨統計,堰塞湖溢流口壩頂已遭水流下切80公尺,蓄水面積約50公頃,評估堰塞湖湖水已縮減75%,剩餘水量約2300萬噸;今林保署長林華慶表示,根據今上午林保署航遙測分署的航拍結果,壩體溢流下切105公尺,剩餘蓄水量約1300萬噸,較昨日再少約1000萬噸。

林保署表示,將針對堰塞湖殘存壩體及剩餘湖水,持續進行調查監測,並儘速依最新狀況研擬防災警戒機制,以因應下次可能的災害,也將綜合考量堰塞湖蓄水量體、壩體外觀穩定狀況、下方河道沖刷情形,審慎評估綜合研判後,以調整或解除警戒。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羣策指出,若依現在剩餘1300萬噸蓄水量來算,蓄水量大約是滿水位9100萬噸的15%,和前兩天相比已經大幅減少。

至於儘速依最新狀況研擬防災警戒機制有何相關作法?黃羣策表示,一來當時堰塞湖水位太深,二來原本的水位計在這次溢流中被沖壞,被爲了監測最新的水位高度,將安裝新的水位計;此外,之後會盡量利用航遙測方式空勘,針對地形和堰塞湖的變化取得更精確的資訊,做爲因應下次可能災害的參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