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水量剩6.4%仍紅色警戒 黑鷹載研究團隊空勘

臺大與成大研究團隊飛往堰塞湖測量,監控現況與測量作業。(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團隊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日水位無明顯變化。雖然目前蓄水量約爲溢流前6.4%,但仍有地震等不確定因素,維持紅色警戒。空勤總隊花蓮直升機今搭載臺大研究團隊及成大測量團隊共8人,攜帶減災無人艇與水位監測設備飛抵堰塞湖,監控現況與測量作業。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下游光復鄉災情,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今發佈現況,透過無人機空拍、影像研判,目前堰塞湖水位高程1020公尺、湖區面積12.6公頃、蓄水量585萬噸;溢流破壞後至今水位高程已下降119公尺,蓄水量約爲原來量體6.4%。

花蓮分署說,天然壩體及水流無異狀,持續從溢流口穩定流出;壩體邊坡仍可能崩塌,下游河道土砂淤積嚴重,仍需清疏、導流及防堵,因此維持紅色警戒。

空勤直升機搭載臺大與成大研究團隊飛往堰塞湖測量。(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團隊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空勤總隊編號UH-60M-14 NA-713黑鷹直升機今飛往堰塞湖勘查,搭載臺大研究團隊、成大測量團隊8人,與消防署特搜隊,攜帶減災無人艇與水位監測設備進行布放與測量作業,中午完成探勘返回。

空勤直升機搭載臺大與成大研究團隊飛往堰塞湖測量。(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團隊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此外,東搜與林業署聯手組兩隊探勘隊伍,分赴馬太鞍溪堰塞湖踏勘,已取得崩塌與地形變動資料,花蓮分署表示,將持續監測堰塞湖的變化與潛在風險,擬訂解決堰塞湖危機的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