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持續紅色警戒 5弱地震將啓動防空警報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機車泡在淤泥中,街道更堆滿待清運的廢棄傢俱及木材。(王志偉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專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29日召開第21次工作會報。會中指出,堰塞湖因持續有雨水匯入,溢流口周邊坡面仍不穩定,維持紅色警戒不變。林業保育署並已追加防災警戒條件,若集水區24小時降雨超過100毫米、河道水位異常或發生規模達震度5弱以上地震,將直接透過防空警報系統發佈警訊,以確保居民安全。
因應大量志工進駐光復鄉協助救災,農業部農糧署協調地方農會每日供應便當。29日就提供1,850個便當與100份麪包餐點,並持續依人流滾動調整。另外,針對受災居民,花蓮縣與臺東縣農會也調度礦泉水、泡麪、雨衣與熱食便當,每日午晚各約1,000份,由光復糖廠統一調度發放。
農業部統計,樺加沙颱風造成花蓮與屏東農業損失逾3億3,600萬元,其中花蓮受創最重,2期稻作、西瓜及大豆受損嚴重,另有約395公頃農田被埋沒。農業部已公告光復鄉14處田區採「全品項免勘」救助,並提供低利貸款及多項復耕補助措施。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29日舉行第21次工作會報。(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提供)
警政署指出,截至29日下午,光復鄉累計人流逾3萬人,分佈於大馬、大華、大平、東富等村落,警方已持續派遣警力協助疏散與交通管制。消防署則強調,目前救災以小型水箱車進入巷弄並長距離佈署水線爲主,若遇違停影響救災,將依法移除障礙,以保障救援順利 。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強調,堰塞湖下游清疏作業尚未完成,短期內仍具潛在風險。各部會將持續合作,包括環境部掌握水質、國防部支援重機具搶修、農業部辦理農民救助與復耕,並在中秋節前穩定供應志工與災民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