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盛證券:海外算力景氣領跑上行 雲廠商資本開支超預期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盛證券發佈研報稱,根據Light Counting數據,24年400G、800G光模塊需求量已超過供應量一倍,需求激增已對供應鏈造成壓力,且其上游光芯片產業由於稀缺性、技術壁壘、產能不足等約束已形成供應不足的局面。5月份,隨着海外雲廠商資本開支超預期,海外鏈在關稅利空衝擊後率先反彈。站在當前時點,從基本面上看,國內算力鏈預期回暖尚需資本開支、產能供給、創新突破等催化,但股價上可能跟隨海外鏈,領先基本面出現回暖,優先關注國產算力設備(GPU、光模塊、交換機、服務器等產業鏈)及IDC基礎設施。
國盛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AI產業實質:長週期技術革命而非“主題炒作”
今年以來,AI對於各企業的作用已愈發清晰。無論是用戶數、AI對企業營收貢獻還是技術突破均表明,AI正從“想象空間”逐步走向“生產力工具”兌現階段,目前已實質性跨越概念驗證階段,正沿着清晰的產業化路徑縱深發展:海外四大CSP廠商以及英偉達業績仍保持高增速,其中部分廠商雲業務已逐步開始業績兌現。如25Q1AWS雲業務、谷歌雲業務營收分別同比增長17%、28%。同時海外算力需求帶動國內光通信廠商如中際旭創、新易盛等25Q1業績激增。
算力的鐘擺——海外算力景氣領跑上行
根據Light Counting數據,24年400G、800G光模塊需求量已超過供應量一倍,需求激增已對供應鏈造成壓力,且其上游光芯片產業由於稀缺性、技術壁壘、產能不足等約束已形成供應不足的局面:
供給側:上游光器件等面臨供需失衡局面。作爲光通信產業鏈的核心環節之一,光芯片、光器件性能直接決定光模塊的傳輸速率,而其具有技術要求高、工藝流程複雜,存在研發週期長、投入大、風險高等特點,具有較高的進入壁壘。目前部分光芯片供需缺口持續擴大:如Lumentum等光器件龍頭在FY25Q3業績說明會上明確表示其EML、CW光源等光器件產品供應緊張,產能在接下來幾個季度中無法滿足需求;Coherent也強調將擴充產能以解決EML與CW需求日益增長的問題。
頭部廠商稀缺,龍頭在缺貨情況下更具優勢。目前光器件市場中,國際廠商主要供應商如Broadcom、Ciena和Lumentum等佔據了高規格光芯片的主要市場,且其技術規格仍在不斷提升中,國內廠商需具備技術先發優勢等搶佔市場份額。以EML與CW芯片爲例,EML目前僅有幾家頭部廠商如光迅科技等擁有100G EML芯片製造能力,CW大功率光源也僅有源傑科技、仕佳光子等少數廠商佈局。當相關器件嚴重缺貨時,這些頭部企業將具有顯著競爭優勢。
需求側:用戶付費意願激增驗證商業化模型,算力建設繼續加快進度。從用戶數看,根據Demand Sage數據,Chat GPT周活躍用戶已從今年2月的4億提升到4月的8億,僅兩月周活用戶實現翻倍。從付費意願看,GPT付費訂閱用戶已從1500萬增加到超2500萬。用戶對於AI的付費意願已開始逐步增加,頭部廠商如Open AI或將逐步實現盈利。從B端應用看,雲廠商等算力建設加快進度,誰有更先進的計算集羣,誰就可能吸引更多客戶;從C端應用看,下游CSP廠商等通過在其業務生態中集成AI構建護城河吸引客戶並實現降本增效。
算力的鐘擺——國內算力的跟進
25年初DeepSeek將國內算力預期推向高位,此後因多重原因,預期有所回落。5月份,隨着海外雲廠商資本開支超預期,海外鏈在關稅利空衝擊後率先反彈,新易盛、勝宏科技等標的率先創出歷史新高,吸引了市場人氣。站在當前時點,從基本面上看,國內算力鏈預期回暖尚需資本開支、產能供給、創新突破等催化,但股價上可能跟隨海外鏈,領先基本面出現回暖,優先關注國產算力設備(GPU、光模塊、交換機、服務器等產業鏈)及IDC基礎設施。
A股算力產業鏈:稀缺的真成長板塊
海外算力產業鏈對應到A股,目前相關標的仍處於“週期股”定價邏輯中,估值多爲低PE的傳統方式,儘管當前業績強勁,但市場一直在擔心其業績可見度問題。以中際旭創和新易盛爲例,26年市場一致預期PE僅分別爲15倍與16倍。而未來隨着AI商業化的持續落地,算力產業趨勢有望成爲上一輪雲計算的黃金十年的強化版,A股AI主線中的優秀企業估值體系有望向成長股切換。市場對其估值錨將從“下個季度盈利是否超預期”轉向“未來3-5年複合增長”。
綜上,國盛證券認爲,海外算力復甦趨勢已經較爲顯著,堅定推薦算力產業鏈相關企業如光模塊行業龍頭中際旭創(300308.SZ)、新易盛(300502.SZ)等,建議關注光器件“一大四小”天孚通信(300394.SZ)+仕佳光子(688313.SH)/太辰光(300570.SZ)/博創科技(300548.SZ)/德科立(688205.SH),同時建議關注受關稅影響跌幅較大,但具有新增量邏輯的公司如威騰電氣(688226.SH)(母線)等。
風險提示
AI發展不及預期,算力需求不及預期,市場競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