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延伸宜蘭環評初審 鐵道局:補件後再提審查
▲「公民幫推」、「守護宜蘭工作坊」、「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等民間團體及前交通部長賀陳旦一早於環境部前舉行「北宜高鐵七大缺失 要求重啓評估」記者會。(圖/記者周湘芸攝)
記者周湘芸/臺北報導
環境部今舉行「高鐵延伸宜蘭環評專案小組初審會議」,「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等民間團體及前交通部長賀陳旦今一早於環境部前舉行「北宜高鐵七大缺失 要求重啓評估」記者會,直指可行性研究程序不正當。交通部鐵道局表示,此案仍須待行政院覈定綜合規劃報告,將依今天初審結論進行資料補充與說明,盼儘速再提專案小組審查。
鐵道局指出,環評審查是確認計劃對環境所生影響及改善對策是否可被接受的重要程序,但仍須待行政院覈定綜合規劃報告,才能確認計劃的可行性與必要性。環評通過與行政院覈定是此計劃推動的2大先決條件,缺一不可,將依據今日初審結論進行資料補充與說明,盼儘速再提專案小組審查。
針對可行性研究程序,鐵道局表示,依據行政院2011年針對「南港至花蓮提速改善計劃」(即北宜新線)函示,交通部須從公共運輸與運具整合的角度,整體分析計劃「各項可能方案」並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經綜合評估可行後,再提送綜規報告報院覈定。
鐵道局指出,2012年起延續北宜新線相關評估及調查資料,多次就不同直鐵路線方案進行評估,但因涉及翡翠水庫集水區保護、繞行路線時間節省效益有限等因素,均難以繼續推動。適逢高鐵自2016年財改後,營運漸趨穩定、運量逐步成長,成爲國人城際運輸主流運具,加上高鐵南港端已預留延伸介面,路線避開集水區後仍具節省時間優勢,於2019年11月改採高鐵方案續行規劃及環評作業。
針對高鐵延伸宜蘭所涉及機電系統、隧道與橋樑結構安全、災害防救計劃等議題,鐵道局表示,西部高鐵已有成熟經驗,歷時4餘年研究規劃完成階段性報告,並提送行政院審查,行政院於今年3月28日覈覆同意可研修正方向,推動後續環評及綜規作業。對外界質疑僅用四個月倉促完成之云云,實非事實。
鐵道局進一步指出,針對此案可行性研究僅17頁一事,應爲去年9月27日陳報至行政院的階段性報告,然而,該專章是針對直鐵跟高鐵進行比較分析,而非所謂可研報告,其他包括運輸需求規劃、路線及車站工程規劃、用地使用規劃,均於報告內其他章節詳實揭示,整份報告內容達400餘頁。
而外界質疑「高鐵僅比臺鐵快5分鐘」的說法,鐵道局於表示,經研判,該數據應採平行國5直接穿越翡翠水庫集水區的北宜直鐵路線方案,並採傾斜式列車、沿途不停站直達既有宜蘭站的行車時間進行比較,但該路線方案於評估階段因穿越集水區翡翠水庫管理局及環團極力反對,已確認方案不可行,以此方案做爲比較,恐生誤導。
對於部分聲音指稱計劃整體效益多來自私人開發利益、不具公共性,鐵道局則強調,高鐵除可節省旅運時間、減少空污及交通等社會成本外,西部高鐵推動經驗也顯示,對交通、觀光、產業與都市發展皆具高度公共利益。
針對部分民衆憂心是否影響沿線農地使用、噪音振動與禁限建區等疑慮,鐵道局表示,皆已列爲環評重點項目,將妥善評估處理並納入環評書內容,後續也將持續透過各種管道,秉持公開、透明原則與地方進行溝通及必要說明,待計劃覈定並確認路權範圍後,將召開用地相關說明會,確保資訊公開透明。
鐵道局指出,宜蘭目前對外交通過度仰賴國道5號,常態性壅塞已影響民衆往返與物流效率,鐵路方面則面臨臺鐵座位供給不足問題,加上北宜地區聯外孔道有限,若遇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導致任一重要聯外路廊癱瘓將對民衆安全、經濟造成嚴重衝擊。高鐵延伸宜蘭爲均衡臺灣的重大建設,不僅可提升交通韌性,更能提供快速、大量且高品質的運輸服務,實爲兼顧安全與發展的必要基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