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宜蘭案環評初審 臺鐵直鐵不列入替代方案

交通部鐵道局長楊正君5日在環評初審會議上表示,北宜交通系統有供給明顯小於需求的困境,國5呈現常態性塞車,北宜高鐵方案能擴充既有軌道容量,解決東部鐵路一票難求的情況。對於被討論許久的臺鐵直鐵方案,楊正君表示,多年來研究下,確定直鐵很難推動。

鐵道局指出,直鐵預估經濟效益不如高鐵方案,尤其因直鐵仍需從樹林站發車,因樹林七堵段容量瓶頸限制,難再增開班次。因此認爲北宜高鐵案的替代方案是「零方案」,僅有建設高鐵或不建設,直鐵並不列入替代方案考量。

鐵道局表示,直鐵方案因樹林路段瓶頸,估每小時僅能單向行駛10列次車次;但高鐵方案能突破瓶頸,另外帶來每小時12班車次,加上臺鐵總計每小時單向車次達到22列次。

對臺鐵與高鐵營運面,鐵道局指出,若直鐵方案約增臺鐵每年票收3億元,北宜屏柵線軌道運具旅次量每日約3.2萬人;高鐵方案下,雖臺鐵每年票收減少2.1億元,但高鐵每年票收增25.1億元,軌道屢次量每日可擴增至5.1萬人。

在經濟效益評估方面,鐵道局表示,北宜直鐵成本面規模估1,057.59億元,效益面計估1,138.1億元,經濟益本比僅1.08接近1。北宜高鐵案成本雖估高達3,133.02億元,但估帶來效益3,779.69億元,經濟益本比1.21。

但5日也有不少人潮到場抗議北宜高鐵案,前交通部長賀陳旦出席會議登記發言表示,該案程序不正當,很多評估草率模糊。不少反方認爲,鐵路局對高鐵案的經濟評估、生態考量等不夠嚴謹詳細,此前公聽會與說明會過於形式、未回答許多問題。

楊正君表示,對於許多人討論的可行性評估與程序問題,後續會再有公開說明,也還會繼續透過各種管道與外界溝通。

環評委員對於宜蘭高鐵方案的評估依據、生態保護措施、土石方棄方管理方式等有疑慮,要求更詳細的說明,要求開發單位補充修正意見,在7月31日前送專案小組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