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委會發布2025年上半年消費維權典型案例 涵蓋五大民生熱點

東南網7月28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消委會聚焦消費領域諮詢投訴熱點,梳理出5個典型維權案例,涉及虛假宣傳、預付式消費、寵物診療、承諾不兌現等與民衆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這些案例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既警示經營者需堅守法律底線、誠信經營,也提醒消費者提升風險防範意識、理性維權,同時呼籲社會各界協同發力,共同構建安全和諧的消費環境。

案例一:承諾退款拖延9個月 消協介入當天解決

2023年4月,劉女士向廈門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支付1099元購買初級社工課程,公司承諾考試未通過可退還701元。然而,劉女士未通過考試後申請退款時,公司卻以各種理由拖延9個月未解決。2025年2月7日,劉女士通過消協315平臺投訴,集美區消保委迅速介入調解,當天該公司便向劉女士退還了701元。

消協指出,培訓機構的退款承諾構成合同條款,在退款條件達成時,應按約定履行義務,不得無故拖延。在此也提醒消費者,簽訂合同時要覈對協議與宣傳、口頭承諾是否一致,明確退費條件和週期,對重要承諾需以書面形式補充,並妥善保存合同及付款憑證。

案例二:“以舊換新”承諾變卦 調解後終履約

2025年5月,高某在安溪縣某珠寶店以6000元購買一口價黃金飾品,導購承諾後續可更換爲克重黃金。但當高某要求更換時,商家以內部規定變更及成本差異爲由拒絕,稱履行承諾會造成損失。經調解,商家最終同意爲高某更換價值6000元的克重黃金。

消協表示,商家的“以舊換新”承諾屬於合同組成部分,單方違約無法律依據,不能以“內部規定”對抗公開承諾。消費者需注意,口頭承諾風險大,對易引發爭議的事項,應通過書面形式明確雙方權利義務並留存證據。

案例三:APP自動續費“藏貓膩” 消協支招防“被扣款”

寧德某科技有限公司的換電租賃電池APP包月套餐被多名消費者投訴,存在扣款項目以小字體標註、自動續費前不提醒、扣費後僅簡單短信通知、退款流程不暢等問題。蕉城區消委會介入後,要求該公司整改,明示條款並優化退款流程。

消協認爲,該公司未顯著提醒自動續費機制,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自主選擇權等權益。依據法律,若格式條款未履行提示義務,消費者可主張該條款不成爲合同內容。維權指引強調,開通服務前要細看自動續費條款,定期檢查支付記錄,遇異常扣費可主張解除合同並退款。

案例四:寵物診所收費不明監管介入促規範

消費者帶寵物貓到某動物診所就醫,僅抽血化驗和簡單包紮就被收460元,且診所未明碼標價。經查,該診所未懸掛價目表,僅口頭告知費用,未說明具體項目和標準。最終,市場監管局責令整改,商家退還60元,並規範公示價目表。

消協指出,診所未充分告知費用構成且未獲消費者明確同意,若收費偏離市場水平,應酌情退費。消費者選擇寵物診療機構時,要查看其資質和公示的價目表,留存相關憑證以便維權。

案例五:羽絨服異地送洗丟失消委會調解獲賠償

2025年4月,王女士將價值5000元的品牌羽絨服送至建甌市某乾洗店清洗,該店因技術限制,未告知並徵得同意就擅自轉委託外地乾洗店,導致衣物丟失。王女士要求按原價賠償遭拒後投訴,經調解,考慮衣物折舊,乾洗店賠償2000元。

消協表示,乾洗店擅自轉委託且保管不力構成違約,需承擔賠償責任,賠償金額應兼顧公平與過錯。消費者送洗貴重衣物時,可選擇保價清洗,提前明確賠償方案,洗衣店也應做好衣物狀況記錄。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本賬號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賬號將迅速採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賬號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