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恐衝擊營養午餐供應 國教署:必要時調整菜單

▲因應非洲豬瘟,教育部表示,營養午餐在必要時進行菜單食材調整。(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農業部今(22日)證實臺中死亡豬隻驗出非洲豬瘟病毒,並啓動等七項防疫作爲。外界擔憂可能影響學校營養午餐,教育部稍早表示,學校午餐將持續穩定供應,在兼顧營養與安全原則下,必要時進行菜單食材調整,確保學生營養需求,並讓午餐品質不受影響,請家長放心。

農業部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證實臺中梧棲養豬場死亡豬隻驗出非洲豬瘟病毒,今早已經撲殺該場剩餘195頭豬隻,並啓動防疫措施,包括從今天12時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視後續狀況延長,同時禁止餵養豬隻廚餘。

教育部稍早表示,根據農業部資訊,非洲豬瘟病毒不會傳染給人,但爲防止疫情擴散及確保校園飲食安全,國教署已責成各級學校全面加強防疫宣導及餐飲管理,並依「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根據各學習階段學生營養需求,選擇衛生、來源清楚的國產可溯源肉類,或其他替代蛋白質食材,如雞肉、蛋、魚類及植物性蛋白食材等,適時調整菜單,確保學校午餐,持續爲學生提供足夠的營養。

國教署進一步指出,目前各級學校及午餐供應廠商,都依照「學校餐廳廚房員生消費合作社衛生管理辦法」規定,至教育部指定的「校園食材登錄平臺」,確實完成食材原料、品名及供應商等資訊登錄,確保食材來源透明、可追溯。家長可以透過該平臺,瞭解孩子今天午餐吃什麼、食材從哪來,一起守護孩子健康成長。

爲防疫需要,農業部從今天起,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養豬策略。教育部表示,已請學校合理備置備餐份數、適時調整菜單、融入環境教育課程、建立珍食分享機制及廚餘再利用實作等策略,形塑校園惜食減量、珍食共享及廚餘利用風氣,教育部並將配合農業部、環境部等相關單位,共同協助學校及學校團膳供應業者,妥善處理廚餘,完備廚餘去化應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