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午餐忙換菜單 禁用溫體豬

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緊急通知各學校調整營養午餐的菜單,暫停使用溫體豬,確保校園飲食安全。圖爲民衆前往黃昏市場購買豬肉熟食。(王英豪攝)

臺中爆發非洲豬瘟案例,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如臨大敵,紛紛緊急通知各學校立即調整營養午餐的菜單。多數縣市都改採CAS合格冷凍豬肉,或以雞肉、魚肉替代豬肉,暫停使用溫體豬,除落實防疫外,也確保校園飲食安全。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已責成各級學校全面加強防疫宣導及餐飲管理,並依各學習階段學生營養需求,選擇衛生、來源清楚的國產可溯源肉類,或其他替代蛋白質食材,如雞肉、蛋、魚類及植物性蛋白食材等,適時調整菜單,確保學校午餐,持續爲學生提供足夠的營養。

臺中市、臺南市府昨都通令各校,11月底前營養午餐禁用溫體豬,午餐豬肉一律採用CAS冷凍產品或其他替代蛋白質來源,並全面檢視肉品來源,且禁止師生打包剩食。臺南市還要求學校廚餘都不提供餵豬,全數交環保局或其認可的合格廠商回收處理。嘉義市府要求各校10月都改以CAS合格冷凍豬肉或其他蛋白質替代,回收廚餘停賣給養豬業者。

雙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府請各校及團膳業者在兼顧營養與安全原則下,彈性調整菜單與食材來源,優先使用CAS冷凍肉品,或暫停使用豬肉及相關製品,改以國產可溯源雞肉、海鮮、雞蛋及豆製品等符合營養基準的食材替代。

中華民國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明信表示,學校營養午餐本來就吃熟豬肉,因此不會有人畜共通傳染的問題存在,但若校方要求將豬肉拿掉,也可調整成雞肉等菜色因應,並不構成問題。

不過,陳明信說,爲了減少剩食、廚餘產生,在菜量調整方面還是需要跟各方面協調,估算目前全臺營養午餐每日剩菜約2000桶、每桶250公斤,等於有50萬公斤廚餘,現在農業部禁止養豬場使用廚餘,失去原本的去化管道,處理成爲難題。

環境部指出,未來優先將廚餘轉爲有機肥料及再生能源,輔以焚化或掩埋,確保廚餘妥善去化。

農業部提到,針對已運出的廚餘,將透過環境部進行回收,若產生額外費用,將由農業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