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攻臺 醫:不會感染人 但衝擊供應鏈與社會信任
臺中爆發非洲豬瘟入侵,引發民衆恐慌。民進黨新北黨團總召廖宜琨指出,新北市擁有107場養豬場、約5萬2246頭豬隻,面對非洲豬瘟應該要更加警慎防範。(報系資料照)
臺灣首例本土非洲豬瘟案例現蹤,農業部通令全臺肉品市場暫停屠宰、拍賣5天,並稱非洲豬瘟病毒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請民衆不用恐慌。醫師今(22)日也說,非洲豬瘟病毒雖不會感染人類,但可能爲供應市場及社會信任方面,帶來間接影響。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表示,非洲豬瘟是豬隻疾病,病毒不會威脅人類健康,因此民衆不會透過吃豬肉傳染,但會導致間接影響,包括肉品供應減少、價格上漲;養豬戶經濟損失,農業產業鏈受創;非法走私肉品可能帶入致病原,引發防疫危機;若疫情嚴重,可能引起民衆恐慌或對肉品信任下降。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今天表示,本月21日上午11時44分接獲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送檢梧棲區1養豬場死亡豬隻檢體,經檢驗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反應,臺中動保處及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立即前往該場進行移動管制,並預防性撲殺場內豬隻195頭,並督導業者完成場區清潔及消毒工作。
農業部也說,非洲豬瘟病毒爲高度接觸性病毒,環境中具極強耐受力,於無蛋白質的環境中可存活於pH3.9至11.5,超過此範圍將於數分鐘內被殺死。若病毒於含蛋白質的情況下則可耐至pH 13.4,但人體胃酸其pH值介於1.5至3.5,已超過非洲豬瘟病毒耐受酸鹼值範圍。
農業部強調,人類吃入含有非洲豬瘟病毒的食物,病毒不會經消化道粘膜進入體內繁殖,反而在胃酸及消化道酵素作用下,非洲豬瘟病毒絕大多數會被殺死,很難在糞便中檢出非洲豬瘟病毒,但會出現於染病豬隻的糞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