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便當晚5分鐘扒飯 專家:穩血糖又防癌

營養師建議吃便當時,先吃青菜與肉,最後吃飯,若沒時間慢慢吃,至少延後5分鐘再吃飯。(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別再拿到便當先扒兩口飯了,營養師呂美寶表示,研究發現,進食順序採先吃飯再菜肉湯的人,相較於先吃菜肉湯者,雖然只差5分鐘,餐後血糖卻差了近30 mg/dL,建議沒時間慢慢用餐的人,至少把飯延後5分鐘吃,不只是短期改善血糖,更能降低脂肪肝、癌症與代謝症候羣的風險。

呂美寶在臉書粉專「食物的力量.呂美寶營養師」發文指出,2025年2月發表的一項日本研究,以29位平均年齡32歲、血糖與BMI正常的成年人爲對象,將其區分爲5組,讓他們吃一樣的日式定食,內容物有白飯、魚、配菜、湯、甜點,再用連續血糖監測儀,追蹤其餐後血糖曲線。

呂美寶表示,這5組是依進食順序來區分,分別是1.先吃菜肉湯,15分鐘後再吃白飯。2.先吃菜肉湯,10分鐘後再吃白飯。3.先吃菜肉湯,5分鐘後再吃白飯。4.全部一起吃。5.先吃飯,15分鐘後才吃菜肉湯。

呂美寶表示,結果發現,先吃菜肉湯,5分鐘後再吃白飯組,血糖值爲141.3 mg/dL,先吃飯組血糖值最高,達到169mg/dL,兩組差了快30 mg/dL,而且只差5分鐘的時間。

呂美寶表示,在2小時的血糖增量面積(iAUC,餐後血糖的波動總量)的評比中,3組「先菜肉湯,後白飯」的 iAUC都小於先吃飯組。也就是說下半場再吃澱粉,能阻止血糖急升,並降低代謝壓力。

呂美寶表示,這代表不用換食材、不必減熱量,只要調整吃的順序,就能給身體更友善的代謝環境。以下爲用餐時的3個具體建議。

吃定食或便當時,先吃青菜與蛋白質,例如魚、豆腐、肉,最後再吃飯等澱粉食物。

吃牛丼時,將配料與白飯分開吃,先吃牛肉,後吃飯。

若沒時間慢慢吃,至少延後5分鐘再吃白飯。

呂美寶表示,先吃菜與蛋白質、脂肪,能延緩胃排空,讓碳水慢慢進來,減少血糖爆衝與胰島素阻抗風險,也能間接降低發炎與自由基產生的連鎖反應,這不只是短期改善血糖,還能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羣、脂肪肝與癌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