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1習慣」害血糖飆!專家曝2關鍵:穩血糖又睡得好

▲營養師表示,糖尿病患若要控制好血糖、睡得好,晚餐應少吃高升糖指數的食物,且不可太晚進食。(圖/pixabay)

圖文/CTWANT

全臺糖尿病患有200多萬人,控制血糖是每天的功課。營養師薛曉晶表示,研究發現,不論食物的升糖指數高低,晚餐後血糖上升幅度普遍高於早餐,若選擇高升糖指數的晚餐,會加劇血糖波動,因此,糖尿病患要特別注意晚餐的內容,避免吃高升糖指數的食物,且不可太晚進食。

薛曉晶在臉書上表示,根據2023年一項刊登於《Cell Reports Medicine》期刊的研究顯示,深層睡眠時腦波的協調活動與隔日的血糖控制呈顯著關聯,睡得好的人,胰島素敏感度也會變高,隔天血糖更穩;反之,如果睡前血糖太高,不僅影響當晚休息品質,還可能影響隔天血糖代謝的穩定性,甚至出現反彈性低血糖。

另一項刊登在《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 &Care》期刊的研究顯示,不論食物升糖指數高低,晚餐後的血糖上升幅度普遍高於早餐,若選擇高升糖指數晚餐,會加劇血糖波動。糖尿病患者特別需注意晚餐內容,以及不要太晚吃,晚餐食物要避免精緻碳水與高糖食物。她並列舉3個適合糖尿病的晚餐搭配法,有助於控制血糖與睡得好。

1. 蛋白質+健康脂肪

2. 優質碳水+高纖蔬菜

3. 地中海風味低GI晚餐:如全麥餅+烤鯖魚+酪梨沙拉。

另外,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若已努力調整飲食、規律運動,血糖仍居高不下,別忽略了睡眠這個關鍵因素,有研究指出,每晚睡眠少於6個小時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幾乎上升一倍。

劉博仁在臉書粉專「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PO文指出,國外研究發現,每晚睡眠少於6個小時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幾乎上升一倍,這是因爲睡眠不足,會提高體內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濃度,促進身體的發炎反應,並且削弱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導致胰島素阻抗增加,血糖控制也會跟着變差。

此外,睡不好會影響飽足感與飢餓荷爾蒙的平衡,讓人容易有口腹之慾,特別偏好高糖、高脂食物,長期下來不僅造成血糖波動,也可能導致脂肪堆積、肥胖與代謝症候羣上身。

若是調整飲食、努力運動卻血糖仍居高不下,別忽略了睡眠這個看似簡單卻關鍵的因子,劉博仁建議每天固定作息、睡前放鬆身心、遠離藍光干擾,有助於晚上睡得安穩,也讓身體恢復對胰島素的敏銳度,「養成好睡眠,或許比你想像的,更能幫助你遠離糖尿病的威脅」。

延伸閱讀▸ 女兒繼承亡父遺產…被要求「證明爸爸是爸爸」 無奈把奶奶告上法庭▸ 小三童染花柳3/性觀念大不同!約炮就如一起唱KTV 女高中生包養月入14萬▸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