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腎神菜」穩血糖又抗癌 醫推生吃更營養:2部位別丟

洋蔥爲蔥屬蔬菜,含有豐富槲皮素與硫化合物,食用有助保護腎臟、穩定血糖。(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很多人吃洋蔥時,會剝掉外皮與切掉靠近根部處,不過,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這是營養精華之處,研究發現,洋蔥外皮與根部,含有豐富槲皮素,能抗氧化、抗發炎、保護腎臟與促進尿酸排泄,洋蔥還含硫化合物,有助護心、抗癌與穩定血糖,建議每天可食用4分之1顆至半顆洋蔥,生吃營養價值最高。

洪永祥在臉書粉專「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PO文指出,洋蔥富含槲皮素與硫化合物,是超級護腎的食物,其中的槲皮素是一種強力的天然類黃酮抗氧化劑,尤其在洋蔥外層與靠近根部的部位更高,動物與體外實驗顯示,槲皮素能抗氧化、抗發炎、抑制腎絲球硬化與纖維化,減少腎臟細胞凋亡,而且可促進尿酸排泄,減少痛風發作機會。

洪永祥表示,切洋蔥會流淚是因爲裡面存在着含有硫的胺基酸,切下去的時候,洋蔥本身的酵素,就會開始對這種含有硫的胺基酸分解,產生含硫化合物,研究發現,這些硫化合物具抗發炎與抗氧化作用,能減緩腎臟纖維化進程,降低長期損傷。

洪永祥解釋,洋蔥抗氧化作用,減少了腎絲球內壓並保護腎小管功能正常,吃洋蔥也有助降低血壓與血糖,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約100公克的生洋蔥,可降低血糖水平,常吃洋蔥不但可以降低蛋白尿,更可延緩腎臟衰退的速度。

洪永祥表示,洋蔥與大蒜都是蔥屬蔬菜,有研究顯示,蔥屬蔬菜可抑制腫瘤生長,減緩癌細胞擴散,尤其是有助抑制大腸癌、胃癌等腸胃道癌症。也有研究表明,攝取洋蔥與改善骨密度有關。

洪永祥表示,生吃洋蔥可保留更多槲皮素與硫化物,營養價值最高,熟吃也可以,營養價值就會變差,建議每天可攝取4分之1顆至半顆洋蔥;不過,洋蔥雖營養,但需限鉀、限磷的腎友、正在出血或服用抗凝血劑者、胃潰瘍、胃發炎、腸胃急性發炎期、孕婦與哺乳期建議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