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麪又怕胖 醫推2款低GI面:更友善血糖
醫師建議有控制血糖、減重考量的人,可優先選擇蒟蒻面或豆腐面,但要再加上蛋白質與蔬菜。(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很多人愛吃麪,卻又擔心血糖或體重飆。婦產科醫師邱筱宸表示,各種麪條口感不同,營養也不一樣,如果有控制血糖、減重考量,可優先選擇蒟蒻面、豆腐面,升糖指數與熱量都比白麪低,但要搭配蛋白質與蔬菜,以兼顧營養均衡。
西園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邱筱宸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依健康考量選擇面時,需考慮重點包括升糖指數(GI)、纖維與蛋白質、鈉與油脂與是否有麩質不耐的情況,一般而言,面體越緊實、越不易被酵素分解,餐後血糖爬升越緩慢。
邱筱宸表示,最常見的白麪,例如刀削麪、陽春麪纖維低,微量營養素較少,屬於中高GI食物,煮得越軟、越容易消化、GI越高,適合急性腸胃炎或手術後,腸胃需要好消化的時候食用。
至於米粉與冬粉,不含麩質,容易消化,但由於是純澱粉、幾乎不含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容易感到「不太飽」,反而可能在油炒或配料中,攝取過多熱量,建議把米粉或冬粉放進蔬菜湯,搭配蛋白質食材,避免大份量幹炒。
邱筱宸建議,不同健康狀況的人,在選擇麪條時可參考以下4個原則。
義大利麪、蕎麥麪、蒟蒻面、豆腐面,升糖指數較低,會比單純的白麪條好。
米粉、冬粉、蒟蒻面或100%蕎麥麪。
務必避免高鈉湯麪,建議改拌麪或清湯減鹽。
豆腐面可兼顧蛋白質,蒟蒻面也可當成替代,但必須加蛋白質與蔬菜。
邱筱宸強調,決定一碗麪是否健康,從來不只是選哪種麪條而已,更重要的是控制分量,並搭配足夠蔬菜與蛋白質,「懂得怎麼吃,纔是真正的健康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