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吃能穩血糖 專家點名5水果:CP值高
營養師表示,番茄、奇異果等都是屬於升糖指數較低,有豐富營養的高CP值水果。(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水果含有植化素等多種營養。營養專家洪泰雄表示,對糖尿病與需控制血糖的人來說,飯後吃水果會比飯前吃,更具有減緩糖分吸收、降低胰島素負擔、促進消化與減少胃酸分泌等好處;營養師許惠玉則建議可選擇升糖指數較低的芭樂、番茄、奇異果、柳橙與蓮霧,來取代荔枝、西瓜等升糖指數高的水果,更能有效減緩血糖波動。
洪泰雄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從營養學和血糖調控的角度來看,飯後吃水果確實是較理想的選擇,特別是對於需要穩定血糖的人,例如糖尿病患者或有血糖波動問題的人。
爲什麼飯後吃水果比較好?洪泰雄表示,飯後有蛋白質、脂肪和膳食纖維共同作用,水果的糖分不會迅速進入血液,能避免血糖快速上升,維持穩定能量供應,且先吃正餐,特別是含蛋白質和好脂肪的食物,能夠延緩胃排空,使血糖變化較平穩,減少胰島素過度分泌的風險。
洪泰雄表示,水果富含膳食纖維,飯後食用也能夠幫助腸道蠕動,具有促進消化,減少便秘等好處,另外,對於胃食道逆流或胃潰瘍患者,飯後吃水果也相對較溫和,不易刺激胃黏膜。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接受《中時新聞網》採訪時表示,水果含有多種多種營養素,每個人每天都應該要吃水果,糖尿病患也不例外,只是若要從延緩血糖波動角度來看,在時機上,飯後吃水果,會比飯前吃更來得合適。
許惠玉表示,水果屬於碳水化合物,食用後多少都會造成血糖波動,但要減緩血糖起伏,可選擇升糖指數(GI)較低的水果,例如芭樂、番茄、奇異果、柳橙與蓮霧,這些都是一定熱量的基礎下,有豐富營養的高CP值水果;而西瓜、荔枝、芒果、龍眼,則是升糖指數相對較高的水果,因此須留意攝取量。
許惠玉並建議有胃食逆流者,在急性發病期間,應避免選擇鳳梨與柑橘類等酸性水果,以免更刺激胃酸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