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專欄》一夜回到解放前,「拋售美國」怎麼發生的?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在X平臺上貼文稱,長期利率上升和股價大幅下跌的異常模式表明「全球金融市場普遍厭惡美國資產」。(圖/美聯社)
自「解放日」算起,短短一週,川普便遭到重大挫敗,關稅大棒停在半空,拳頭塞在自己嘴裡,因爲他萬萬沒想到,市場開始「拋售美國」(Sell America),可謂一夜回到解放前。
「拋售美國」不是我的形容詞,而是美國一些市場分析師的錐心之言,因爲除了美股,連美債,美元都被拋售。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在X平臺上貼文稱,長期利率上升和股價大幅下跌的異常模式表明「全球金融市場普遍厭惡美國資產」。
雖然其手下還想粉飾太平,但川普自己承認,美債遭拋售,是關稅政策轉折的主因。
關稅戰已進入「貨幣金融戰」,這幾天,你應該聽了不少(正常的)專家名嘴解釋了「美債核彈」是怎麼回事,但如果你被許多金融名詞搞得有點蒙,那讓我藉由大哉問,嘗試爲你釐清思緒。
大哉問一:爲什麼川普政府不太在意美股崩跌,卻害怕美債遭拋售?
因爲川普樂見,甚至有意讓資金從股市轉入債市避險,從而使債券變得更值錢,利率更低,如此一來,聯邦政府支付新債務的利息就變低了(壓低再融資成本),也有助於讓聯準會降息,以刺激經濟。
川普一再要求聯準會降息,但因通膨,以及關稅可能引發的高通膨,讓聯準會不願倉促降息。換言之,人爲因素的美股崩跌,等於變相逼迫降息。
然而,事與願違,美股雖崩,債券利率(公債殖利率)反而飆漲,意味着美債沒被視爲避風港,反遭拋售。這便使得美國發新債時利息不減反增,財政負擔更重,又無法讓聯準會降息刺激經濟。此外,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性,加劇經濟衰退疑慮,削弱了投資人對美元的信心,所以美元也跌。
美股,美債,美元全部遭到拋售,以致分析師形容這是「拋售美國」,這就是讓川普瑟瑟發抖的原因,就好像他的「鐵王座」突然沒了靠背。
大哉問二:爲什麼川普1.0很在意美股,川普2.0很在意美債?
因爲昏君拜登任內大肆揮霍,欠下一屁股債,而美國長期以來就是「借新債還舊債」(以債養債),所以川普2.0一天到晚就是想着怎麼減輕債務負擔,否則按照目前債務累積的速度,美國可能在幾年內就會破產。
川普減輕債務負擔的方法,除了壓低發行新債的利息,以鼓勵他國買新債,還動念「賴帳」。「賴帳」是什麼意思?即逼迫他國購買低息(甚至無息)長債,或將短債換成長債,或對他國持有債券徵收「持有費」。
另一個方法就是削減政府支出,縮小預算赤字,從而降低對國債的依賴,有助於降低國債利率,減輕利息負擔。這就是馬斯克幫川普乾的事。
大哉問三:美國貿易逆差與美債有什麼關係?關稅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美國的貿易逆差是美元霸權的副作用,各國用美元交易,所以對美元有高度需求,而獲取美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向美國市場出口商品。另一方面,美國也需要「美元霸權」,所以透過進口來維持各國對美元的依賴,久而久之,進口就大於出口。
然而,各國手上累積的美元往往會多於自己的國際貿易需求,所以成了閒置的外匯儲備,也就是死錢,要讓死錢變成活錢,就會去購買美債,好吃利息。出口導向的臺灣,有高達8成以上的外匯存底是美債,原因就在於此。
美國靠進口輸出美元,再讓他國輸入美元買美債,美股與其他美國資產,這就成了「美元循環」機制。簡言之,各國持有美元是可以賺錢的,所以這個「美元循環」機制得以維持美元霸權。
股票有賺有賠,買美股有其風險,但買美債是無風險的,就像銀行借錢給你,你得按時還錢維持「信用」。一旦沒了信用,不會再有銀行借錢給你。
然而,美國的債務已經龐大到快還不起了,爲了想「賴帳」,川普按圖索驥,往上溯源,發現貿易逆差是個大問題,因爲「貿易逆差 = 他國持有的美元過多」,以致將大量閒置美元買美債,造成美國借錢上癮,債務負擔愈來愈大。
但事實上,問題的源頭是「美元霸權」。那麼,一方面想維持美元霸權,另一方面又想丟掉「美元包袱」,直覺上就是縮減貿易逆差,工具就是關稅。
大哉問四:關稅戰爲何導致美債被拋售?
簡單說,關稅戰搗亂了全球供應鏈,增加了全球貿易成本,導致世界性經濟成長放緩,甚至衰退疑慮。加上川普政策有朝令夕改,將錯就錯的特徵,「不確定性」造成投資人恐慌,只能尋求資金避風港。本來是避風港之一的美債,因爲衰退的震源在美國,避風港成了「招風港」。
市場預期,關稅大概率造成美國高通膨,導致聯準會升息控制物價,連帶推高美債殖利率,債券價格下滑,因而刺激拋售。再者,持有美債的國家若被徵高關稅,自然會想賣掉美債換回本幣,來抵銷關稅。
三者,如果美債持有國懷疑美國可能會「賴帳」,當然要拋售美債避險。四者,受到經濟放緩威脅的各國,會想減少美元儲備也是自然的,因爲不需要這麼多儲備。五者,這一切都在打擊「美元信用」,使得各國更想減少手上的美元,包含美債,強化了「去美元」的動機。
大哉問五:這些後果爲何川普團隊沒設想到呢?
這麼說吧,理論上川普團隊不會沒想到最壞的後果,但畢竟美元霸權是一種結構性現象,「美元循環」機制幾乎牢不可破,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川普明知有風險但仍賭了一把。對於一個好大喜功的決策者而言,瞻前顧後可能纔是致命的。
結果證明,川普大大低估了市場恐慌情緒的威力,高估了美元霸權的支配力。川普的整套關稅理論本就是矛盾的,美國與全球貿易緊密相連,怎麼可能用重創全世界的手段,獨善美國?
其實,只要美國放棄美元霸權,很大程度就能解決可能破產的問題,一旦存着「既要又要」之心,就註定失敗。如果川普學到了教訓,知道有舍纔有得,那麼接下來的觀察點,就是他選擇捨棄什麼來達標。如果川普仍一意孤行,什麼都不願捨棄,那麼美元霸權,美元循環,就會毀在他手裡。
關稅戰,從某個角度看,是一種「美元包袱甩賣戰」,但川普自信過度,用力過猛,解放日後才7天就退回到「美元霸權守衛戰 」,所以才說,一夜回到解放前。
初衷是對的,方法是錯的,結果就一定是錯的,按史筆原則,結果若是錯的,初衷就會是錯的。(作者爲專欄作家)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