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關稅疊加「20%+N」暴增 傳產稅率一次看

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美國8月7日正式啓動最新對等關稅政策,對包括臺灣在內的多數國家採「疊加」計算方式,也就是說,原本我國輸美工具機產品適用稅率爲MFN稅率4.7%,再疊加20%對等關稅後,即爲24.7%。而原本零關稅的部分農漁產品,新關稅直接提升至20%,紡織品、塑橡膠、自行車的稅率也都是「20+N(原稅率)」。

▲美國實施最新對等關稅政策,對我國傳產衝擊強大。(示意圖/紐澤西港務局提供)

根據美國總統川普於7月31日簽署的最新行政命令,臺灣等多數國家對美出口商品,將適用「原有最惠國(MFN)待遇關稅稅率」再疊加暫時性對等關稅稅率20%,等同於臺灣出口到美國的相關產品,實際稅率將是原本MFN稅率加上20%的對等關稅。

經濟部表示,例如我國輸美工具機產品原適用稅率MFN稅率是4.7%,再疊加20%對等關稅後,即爲24.7%,這與4月5日實施的10%對等關稅稅率算法是一致的。

然而,疊加關稅的消息公佈後,立刻引發社會各界關注。此事對農漁產品、傳統產業的衝擊強大,例如原本零關稅的蝴蝶蘭、鬼頭刀,新關稅將提升至20%,紡織品原稅率10%至20%、塑橡膠3%至6%、自行車5.5%到11%,新關稅也要往上疊加上去。

科技產品部分,雖然川普宣佈半導體關稅爲100%,但如果承諾或已在美設廠,則可豁免,由於臺積電已在美投資,業界認爲可望豁免利多。不過,也有經濟學者警告,半導體關稅可能會再度引發晶片短缺,也可能對仰賴晶片出口的臺灣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另外,有關在途貨品的部分,經濟部表示,如果是在美東時間8月7日凌晨零時1分前裝船,且在最後運輸途中,並於今年10月5日前報關進口,或從保稅倉儲提領報關之貨品,其適用稅率爲原有10%「對等關稅」加上 MFN等稅率。

行政院經貿辦強調,我方談判團隊會持續與美方磋商,爭取更合理的對等關稅稅率,並一併討論供應鏈合作及232條款相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