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百年企業經營之道》巨大 培養人才 打造幸福職場

巨大致力打造幸福職場,圖爲巨大自行車文化探索館。圖/本報資料照片

巨大打造下個百年三關鍵

前言:裕隆、三陽、巨大,這三家分別代表臺灣汽車、機車與自行車的龍頭產業,均已年過半百,在朝百年邁進時,或曾遇上強勁的國際同業競爭、整體大環境大幅改變、或經濟衰退的情況,因而經營權交棒時的接任者無不戰戰兢兢。同樣面對臺灣資源有限,這三家車廠的應對方式,首先是借用臺灣最發達的AI科技資源,並自建人才庫,爲迎接下個百年做準備。

今年53歲的巨大,啓動第三代接班,進入由董事長劉涌昌與執行長劉素娟兄妹攜手共治時代。1972年創立,並自創捷安特(Giant)品牌行銷全世界,捷安特已成爲臺灣自行車代名詞與全球龍頭,這樣傲人成績的巨大一樣也走過人才荒的歲月,巨大後來的解決之道是「自己培養」。

巨大執行長劉素娟回憶,傳產業人才流失,早在198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當時股市火熱、很多人轉到號子去當營業員,巨大第一次面臨找不到人才,另一個原因是巨大位處臺中大甲偏鄉。「我父親、創辦人劉金標當時就說,如果人請不進來,那我們就自己培養。巨大很多主管已經服務3、40年,就是巨大一路培養出來的。」

劉素娟說,人才短缺,不只是自行車產業,是整個國家都面臨的事。訓練人才是企業的工作,「我們希望爲巨大打造一個幸福的職場,也希望每個來巨大工作的人,都是感覺到驕傲的」,但她希望政府在培養就業環境上,能爲傳產業多做一些吸引住年輕人的基礎。

翻開巨大建置的歷史,第一代創辦人劉金標與執行長羅祥安在創立巨大的時期,臺灣還名不見經傳、捷安特也是默默無名,當時最大的資源就是擺放在製造實力上,「執行長會分享工作態度與管理,創辦人很重視品質」,在第一代巨人合作無間下,奠立集團深厚基石。

2017年巨大啓動第二代接班,董事長杜繡珍與執行長劉涌昌接任後,第一年就面臨中國大陸共享單車的挑戰,巨大最引以爲豪的大陸內銷市場跌破百萬臺大關。但誠如劉金標常說:「東方不亮西方亮」,當大陸很慘的時候,歐美市場上來了,這也讓巨大得到喘息的機會。

第二代任內集團規模雖見增長,但是產業環境複雜多變,雖然第二代由基礎打好根基,但劉素娟認爲,巨大創新的速度似乎太慢了,她接班後就清楚告訴同仁:「太晚上市的創新都不叫創新」,也要求往前推進的同時要很警覺,隨時注意有沒有踩空或漏掉什麼,打造心目中的「幸福職場」。

劉素娟說,一個幸福職場,是能夠帶給一個人回報,在一個好的公司裡,共同創造一個最好的回憶。她常跟同仁說,假設因爲某些原因要離開巨大,她也希望員工在巨大的每一天,都是他職涯裡最開心、最驕傲的、最能夠被記住的日子。

劉素娟認爲,要讓年輕人在傳產業感到驕傲,就是鼓勵傳產使用AI工具。她以自身爲例,因爲要管理全球銷售公司,要跟那麼多總經理、主管溝通巨大的策略方針及方向,二年前就請同仁尋找合適的AI即時翻譯,讓她在會議中即席翻譯,把想傳達的事情都能很清楚地傳遞過去,跟德國總經理講話時,AI能自動轉成德文;巨大資訊部門也在培養自己的AI機器人,這就是傳產搭上AI工具的案例。巨大不斷的再進步,那份成就感,是可以鼓勵年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