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長批北宜高鐵程序不正義 鐵道局迴應了

環境部今日進行「高鐵延伸宜蘭計劃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專案小組初審會議,民間團體批評計劃存在7大缺失,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也現身喊話,直指北宜高鐵程序不正義、忽略民意,效益要打個問號。(陳祐誠攝)

環境部今日進行「高鐵延伸宜蘭計劃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專案小組初審會議,民間團體批評計劃存在7大缺失,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也現身喊話,直指北宜高鐵程序不正義、忽略民意,效益要打個問號。交通部鐵道局晚間迴應,西部高鐵營運漸趨穩定、運量逐步成長,加上高鐵南港端已預留延伸介面,路線避開集水區後仍具節省時間優勢,才改採高鐵方案續行規劃及環評作業。

鐵道局指出,環評審查是確認計劃對環境所生影響及改善對策是否可被接受的重要程序,但仍須待行政院覈定綜合規劃報告,才能確認計劃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北宜高鐵計劃後續仍將納入民間參與、財務及經濟效益等評估結果,完整綜規報告後,方提報行政院審議。

針對外界質疑有關北宜高鐵計劃可行性研究程序,鐵道局表示,依據行政院秘書長於2011年11月14日針對「南港至花蓮提速改善計劃」(即北宜新線)函示,交通部須從公共運輸與運具整合的角度,整體分析計劃「各項可能方案」並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估。

因此,鐵道局自2012年起延續北宜新線相關評估及調查資料,多次就不同直鐵路線方案進行評估,但因涉及翡翠水庫集水區保護、繞行路線時間節省效益有限等因素,均難以繼續推動。適逢高鐵自2016年財改後,營運漸趨穩定、運量逐步成長,成爲國人城際運輸主流運具,加上高鐵南港端已預留延伸介面,路線避開集水區後仍具節省時間優勢,遂於2019年11月改採高鐵方案續行規劃及環評作業。

鐵道局表示,外界所稱本案可行性研究僅17頁,是2024年9月27日陳報至行政院的階段性報告,內含可行性研究專章計17頁。然而,該專章系針對直鐵跟高鐵進行比較分析,而非所謂可研報告。其他包括運輸需求規劃、路線及車站工程規劃、用地使用規劃,均於報告內其他章節詳實揭示,整份報告內容達400餘頁。

而外界質疑「高鐵僅比臺鐵快5分鐘」的說法,經研判,該數據應系採平行國5直接穿越翡翠水庫集水區之北宜直鐵路線方案,並採傾斜式列車、沿途不停站直達既有宜蘭站之行車時間進行比較,惟該路線方案於評估階段因穿越集水區翡翠水庫管理局及環團極力反對,已確認方案不可行。鐵道局認爲,以此方案做爲比較,恐生誤導。

鐵道局說明,宜蘭目前對外交通過度仰賴國道5號,常態性壅塞已影響民衆往返與物流效率,鐵路方面則面臨臺鐵座位供給不足問題,加上北宜地區聯外孔道有限,若遇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導致任一重要聯外路廊癱瘓將對民衆安全、經濟造成嚴重衝擊。高鐵延伸宜蘭爲均衡臺灣之重大建設,不僅可提升交通韌性,更能提供快速、大量且高品質的運輸服務,實爲兼顧安全與發展的必要基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