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肝臟自愈密碼!陽明交大與哈佛聯手發現關鍵基因

陽明交大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袁維謙(前排中)研究團隊。(陽明交大提供)

肝臟是人體中少數具有再生修復能力的器官,最近陽明交大與哈佛大學聯手,發現了這項「自愈力」背後的基因,讓再生醫學帶來新的曙光。

膽管的修復是肝臟多種自愈力表現之一。當膽管受損時,原本負責代謝功能的肝細胞竟能搖身一變爲膽道上皮細胞,並且衝向前線修補受損的膽管。然而,這項轉變背後的分子機制長期未明。

陽明交大與哈佛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名爲「HBO1」的基因扮演抑制肝細胞轉分化的「剎車」角色,讓肝細胞沒有辦法轉換爲膽道上皮細胞。這意味着未來如有藥物能調控這個「剎車開關」,將有潛力激發肝細胞的可塑性,進一步應用於肝臟再生醫學或相關疾病的治療策略。

參與研究的陽明交大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袁維謙表示,HBO1會被轉錄輔助因子YAP引導到特定的基因組DNA位置,就像是被派去「踩剎車」一樣,藉着表觀遺傳機制,讓原本想啓動的基因無法順利開啓,從而抑制肝細胞的轉變。

袁維謙說,如能抑制HBO1採剎車的角色,就能讓肝細胞的染色質結構能更快速重塑,進而促進肝細胞轉分化爲功能性膽道上皮細胞,加速膽管修復。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Cell Stem Cell》,研究團隊也將持續推進臨牀前研究,期望將這項突破轉化爲實際應用,爲廣大肝病患者帶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