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突破!陽明交大「EpiVerse」解密基因 癌症治療有新路
陽明交大資訊工程學系研究團隊運用AI技術,開發出名爲EpiVerse的研究工具,協助科學家以全新方式探索隱藏於細胞核中的微觀結構,且有助於理解基因調控機制,爲癌症研究、藥物開發與個人化醫療開拓新的分析途徑。(陽明交大提供)
陽明交大資訊工程學系研究團隊運用AI技術,開發出名爲EpiVerse的研究工具,協助科學家以全新方式探索隱藏於細胞核中的微觀結構,且有助於理解基因調控機制,爲癌症研究、藥物開發與個人化醫療開拓新的分析途徑。
陽明交大提到,EpiVerse 採用多階段深度學習與虛擬表觀基因體建構技術,具備跨細胞類型的預測能力,能在實驗資料稀缺的情況下模擬不同組織的染色質結構,拓展基因調控研究的適用範圍,並且研究團隊在系統架構中首創結合高階轉換器(HiConformer)多任務學習與多尺度影像重建網路(MIRNet)技術,大幅提升了模型的預測精度與視覺化品質。
陽明交大補充,EpiVerse的另一個突破性的功能是能夠預測細胞在不同狀態、環境、藥物處理、突變或癌化轉移時染色質結構可能的變化,進行大規模電腦模擬擾動實驗(in silico perturbation experiments),協助研究者推演特定基因的調控網絡與可能干預機制,這一功能爲理解染色質構型動態、基因調控機制與疾病、藥物之關聯,提供前所未有的系統化分析途徑。
EpiVerse計劃主持人、陽明交大資工系教授洪瑞鴻表示,過去研究染色質結構仰賴繁複且成本高昂的實驗流程,但實驗室多年來嘗試各類AI模型進行預測,並透過精心設計的模型架構,得以模擬染色質在不同細胞狀態下的三維構型。
洪瑞鴻強調,EpiVerse所建構出的虛擬表觀基因體,能協助研究人員理解基因調控機制,爲癌症研究、藥物開發與個人化醫療開拓新的分析途徑。
洪瑞鴻表示,EpiVerse的程式碼與模型已全面開源,提供全球研究者在表觀基因體與染色質結構分析上的嶄新工具與研究範式,並得以快速進行多次擾動實驗,提供後續實驗設計的重要線索,大幅提升研究效率。相關成果已發表於頂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