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地位未定論 不構成臺灣建國依據

《中日和約》全名《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1952年4月28日在現今臺北賓館簽訂。圖爲臺北賓館外觀。(王爵𬀩攝)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發言人近日指稱二戰文件「並未決定臺灣的最終政治地位」,國民黨15日引用《中日和約》等文件,強調臺灣主權歸屬中華民國「毫無疑義」,AIT所言不符歷史。前美國共和黨亞太區主席方恩格則認爲,AIT說法跟美國過去立場一致,但美國會盡量避免直接說,即使如此,也未構成臺灣建國的國際法依據。

AIT發言人近日表示北京刻意錯誤詮釋《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舊金山和約》等二戰文件,這些文件並未決定臺灣的最終政治地位;美國國務院迴應媒體時也與AIT口徑一致,重申「AIT已準確地傳遞訊息」,引發北京抗議。

國民黨昨日則強調,《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伏文書》、《舊金山和約》乃至於1952年的《中日和約》等,均已確認並以法律實踐將臺灣、澎湖及其附屬島嶼歸還中華民國,史實可考。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痛批,AIT官員還在操作拜登時期操弄臺灣地位的手法,完全不顧臺灣民衆的利益與安危,這真的是川普政府新政策嗎?美國到底有沒有把臺灣當真正的朋友?

前藍委陳以信也質疑AIT發言人「發言不當」,不符合美國戰後對臺主權歸屬定位的歷史真實。陳以信說,美國政府在1954年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確認臺灣與澎湖的領土主權歸屬於中華民國,並在1982年雷根政府「六項保證」中,確認此項對臺主權認定的長期立場並未改變。

方恩格在其臉書發文指出,美國從1949年以後針對這個議題,官方說法一致,只是美國會盡量避免直接說。實際上,找不到美國明確說二戰後臺灣本島和澎湖歸屬中華民國。AIT發言人所說的,二戰相關文件「沒有決定臺灣的最終政治地位」,跟美國過去的立場一致。

不過方恩格強調,儘管「臺灣主權未定論」被美官方承認,但沒有構成臺灣建國的重要國際法依據。除非美國公開說「美國支持臺灣獨立建國」,否則就沒有正式爲臺灣人打開一道未來獨立建國的門。

對於AIT發言人12日的相關說法引發爭議和藍營批評,AIT昨截稿前仍未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