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附和臺灣地位未定論 外部助攻臺獨建國(吳榮鎮)

民進黨政府附和美國的「臺灣地位未定論」,利用美國在臺協會的發言來擴大自己的獨立建國資本。(圖/本報系資料照)

日前,美國在臺協會(AIT)經國務院授權搶先在9月19日川普與習近平通話之前,重提「臺灣地位未定論」,民進黨政府外交部隨後表示感謝,美方重申臺灣地位並未因《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或《舊金山和約》而明確歸屬中國。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加碼發表臺獨論述:「沒有什麼臺灣光復節啦!不要黑白講,臺灣哪有什麼光復給中國?」、「美國在臺協會這次再度證明國際法上,臺灣主權未定的事實」。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也表示,黨秘書長「臺灣沒光復」的發言當然代表民進黨。

根據民意調查,絕大多數人民認定,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中國)政府在臺灣臺北市中山堂(時稱臺北公會堂)舉行日本受降儀式,陳儀上將代表最高統帥蔣中正接受日本臺灣總督安藤利吉的無條件投降,從此就已確立臺灣收歸中華民國主權版圖,不容外力介入,說三道四。

民進黨經由中華民國人民依法普選執政,竟然未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堅守「臺灣是中華民國的主權領土」,卻附和美國的「臺灣地位未定論」,必有其政治策略圖謀,就是將「臺灣地位未定論」作爲政治工具,利用美國在臺協會的發言來擴大自己的獨立建國資本。

如衆所知,民進黨建黨以來長期,即以「臺灣地位未定論」否定中華民國的主權,以「中華民國是流亡政權」、「中華民國早已滅亡」爲基調,定位中華民國在臺灣是「非法統治」。此次,逮到機會,見獵心喜,借用美方重提「臺灣地位未定論」的邏輯,反向操作:「既然未定,就有重新定義的空間,亦即有「正名制憲」的可能」。

美國的「臺灣地位未定論」在民進黨的政治語境中,已變成「外部助攻」的臺獨建國論述。在國際媒體上,將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定位爲「無主地上的民主政體」;在外交上,接受美國的「未承認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臺灣不屬於中華民國」;在內政上,卻是堅守其臺獨黨綱,長期訴求「臺灣獨立建國」,尤其是,目前賴清德刻正千方百計弱化中華民國的憲政與歷史正當性。

有政論名嘴認爲,賴清德已迴歸中華民國國體制,其實,分析2010年賴清德擔任臺南市長,迄今2025年擔任中華民國總統的公開言論,其對中華民國態度是:對內,暫時承認中華民國制度,但是,其核心認同是「臺灣」,而非中華民國;對外,透過「臺灣地位未定論」與模糊外交策略,不承認中華民國主權與國號,以「臺灣」取代「中華民國」發聲;其黨內策略則是,暫時利用中華民國框架作爲治理跳板,長期目標則是臺灣獨立;使用「中華民國」作爲行政與選舉上的合法性,而非真心承認中華民國作爲最終的國家主體,其核心目標是逐步建立臺灣作爲獨立國家的地位。

民進黨解讀「臺灣地位未定論」是美國對兩岸的戰略,一是牽制中共,二是以外力助攻臺獨建國。但是,民進黨附和美國這個戰略風險是,未來美國與中共戰略和解,或美國轉向「管理臺灣問題」以換取對中國大陸的經貿利益,中華民國更將陷入「外交自主性喪失」。因爲川習通話之前美國重提冷戰時期的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主要目的是提醒兩岸,臺灣的歸屬唯有美國說了算數、維持其在兩岸的主導地位與影響力,以及把中華民國的命運鎖在美國的利益算計裡。

筆者質疑,歷年來,中華民國無法參與聯合國與主要國際組織,美國雖聲援但是實際幫助極其有限,所謂「美臺友好」只是美國的「戰略工具」而非真實「民主價值」連結。民進黨作爲中華民國的民選執政黨,享盡中華民國的資源與權力,卻附和「臺灣地位未定論」,自我否定中華民國對臺灣的主權。如此,自我矮化,吃裡扒外的行徑,表面利用,實質定位中華民國在臺灣是「非法統治」,已然挑戰現行中華民國憲政正統,加劇人民內部統獨對立,激化兩岸敵意螺旋,全民將萬劫不復。

(作者爲大學教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