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臺灣地位未定論」只會加速兩岸統一(吳建國)
美國政府鼓吹臺灣地位未定,如此大剌剌的公開挑戰臺灣屬於中國的歷史事實與二戰勝利後同盟國所建立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無疑爲已是雪上加霜的中美關係加添緊張氛圍。(圖/本報系資料照)
臺灣在經歷民進黨發起的兩次大罷免大失敗後,已經大傷元氣,島內瀰漫着仇恨、撕裂、對立的暴戾之氣,預料短期之內,很難修補這樣巨大的政治傷痕。加上對美關稅談判的不透明、不看好,川普總統更毫不掩飾覬覦臺灣高科技半導體產業鏈的野心,正在進行掏空臺灣家底,一時之間,使得「疑美論」、「仇美論」甚囂塵上。臺灣朝野上下難掩憂心忡忡的失落之情,人民也充滿茫然失措、不知何去何從的苦悶心態,無從宣泄。
在臺灣深陷困局之時,北京一場九三大閱兵,展現出來的世界第一、強大軍事實力與民族自信,令隔海的臺灣人民看得瞠目結舌之餘,難免自問:「我們是要與這樣的軍隊爲敵嗎?他們就是所謂的境外敵對勢力,我們又憑什麼來與他們打一場絕無勝算的戰爭呢?」
就在兩岸同胞同慶抗戰勝利八十週年之際,美國在臺協會與美國國務院竟貿然提出「臺灣地位未定論」,認爲是兩岸的中國人誤解了二戰勝利前後,同盟國所提出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與《舊金山和約》的內容,纔會產生今日的臺灣歸屬問題。
美國政府如此大剌剌的公開挑戰臺灣屬於中國的歷史事實與二戰勝利後同盟國所建立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無疑爲已是雪上加霜的中美關係加添緊張氛圍。看來不久的將來,中美難免一戰,臺灣又何能在此大國競爭的亂局中,自保求生,也正嚴肅考驗着朝野的智慧與信心。
在這種情形下,此刻應是兩岸進行政治談判,解決政治歧異的最佳時機。北京方面應該採取主動,向臺灣發出「和平」的善意信號,提議兩岸政府應該舉行「對等、尊嚴」的政治談判,以謀國家的和平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
回想過去76年來,臺灣從全面反攻大陸、到「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的大陸政策,並開始致力建設臺灣,創造了經濟奇蹟,進而成爲亞洲四小龍之首,建立了高科技半導體產業睥睨全球輝煌的成就。臺灣今日的繁榮發展是過去幾代人一步一腳印努力奮鬥獲得的結果,絕對不能毀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也應該是今日朝野上下應有的共識。
因此,臺灣今天更應珍惜和平的重要,避戰比備戰、應戰、迎戰的重要性有過之而無不及。如何讓臺灣人民遠離戰爭陰影與戰雲籠罩密佈的恐怖害怕心理,也應是民進黨政府必需要讓臺灣人民足以安心立命的最大責任。所以,如果臺灣人民真要避戰的唯一選項就是要談判,要坐上談判桌與大陸政府做政治談判,解決兩岸的分歧纔是正道,纔是正確的選擇。
在此同時,也盼望大陸政府能夠遵照以往各屆領導所曾提過的「平等協商,共議統一」、「只要在一箇中國的原則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包括國旗、國歌、國號都可以改」、「兩岸統一後,就用中國做爲新的國號」等這些具有創意的建議,做爲兩岸政治談判的基礎。相信這樣的政治談判才能爲兩岸政府與人民帶來新氣象,爲民族帶來偉大復興的新期待,也可以適時粉粹美國充滿算計干涉、參與、破壞兩岸和平的「臺灣地位未定論」陰謀!
(作者爲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前校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