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臺灣不是「地位未定論」 而是「定位未定論」(李蕾)
美國在臺協會(AIT)丟出一顆震撼彈:「臺灣地位未定論」,島內輿論頓時炸鍋。但真正危險的,不是「地位未定」,而是「定位未定」。如果臺灣自己不給自己一個清晰的定位,外界就會替你定位,甚至替你定生死!(圖/本報系資料照)
最近,美國在臺協會(AIT)丟出一顆震撼彈:「臺灣地位未定論」。島內輿論頓時炸鍋,有人拍手叫好,認爲美國終於鬆口;有人憤怒譴責,覺得這是出賣臺灣和中華民國的陰謀。但在這場口水戰中,我們是否停下來想過:真正危險的,不是「地位未定」,而是「定位未定」。如果臺灣自己不給自己一個清晰的定位,外界就會替你定位,甚至替你定生死!
一、當別人替你說故事,你就成了故事裡的配角
在解放軍軍機日益頻繁地繞臺飛行時,在美國智庫一遍遍推演「臺灣戰爭scenario」,甚至預言臺北將被炸成廢墟時,在《經濟學人》4年內兩度將臺灣標記爲「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時,我們驚恐、憤怒、焦慮……但我們似乎忘了最基本的一件事:臺灣,今天的形象,是別人替我們建構的。
這就像一個品牌,擁有最優質的產品、最強的價格優勢、最廣的通路網絡,但如果你不替自己定位,競爭對手、消費者甚至媒體就會幫你下定義。結果如何?你辛苦經營的品牌,成了別人的籌碼。
臺灣今天就是如此。美國用「民主前哨」定位我們,中國大陸以「迷失的灣灣」定義我們,歐洲媒體則將我們標籤爲「下一個烏克蘭」。而我們自己呢?沉浸在島內的選舉廝殺,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定位。結果,在國際輿論戰場上,我們永遠只是被動的角色。
二、臺灣是個好產品,但品牌行銷卻失敗
我在國際行銷、公關、品牌管理領域近30年。若用行銷的5P來看臺灣:
1.Product(產品):臺灣最好的產品是「人」。我們有多元文化的包容力,有勤奮創新的精神,更成功的將西方民主機制融入了儒家思想和實踐並且找到了平衡的配方,因此,臺灣有令人驚豔的文化融合軟實力。
2.Price(價格):臺灣經濟實力雄厚,外匯存底世界第六,人均GDP(PPP)高於日本、義大利,是全球第18大經濟體。
3.Place(通路):臺灣位於連結東北亞與東南亞的黃金位置,是天然的空海運樞紐。離世界第二大市場只有二百多公里近。
4.Promotion(促銷):從臺積電、捷安特、華碩到Gogoro,MIT品牌曾經閃耀國際。
這四項,臺灣都做得不錯。然而,最致命的問題在於最後一項:Positioning(定位)。
沒有定位,一切努力都會被模糊化。臺灣在國際貿易上默默耕耘,本來可以悶聲大發財,卻突然因俄烏戰爭被打上「全球火藥庫」、「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標籤。這就是沒有自己敘事權的後果。
三、錯誤的斷鏈:從融合到對立
過去,臺灣最大的競爭優勢,是與中國大陸沒有語言、文化隔閡,是國際企業進軍大陸市場的優良跳板。但近年來,臺灣不僅中斷了與自己最大的客戶和大市場的互動,還在國際舞臺上將自己推向與北京對立的最前線。結果得來的是:
1.經濟風險上升——全球經濟放緩,還被美國扣上了高額關稅,無薪假勞工攀新高。
2.安全風險飆升——失去融合機制,只剩軍事對峙,臺海成了大國角力的熱點,外商都不敢來臺投資。
3.敘事被外界壟斷——美國喊「臺灣自衛」,中國喊「統一臺灣」,臺灣自己的聲音卻日益微弱。
這就像一家公司,不但拒絕與最大客戶溝通,還公開指責客戶「萬惡不赦」。結局會如何,不難想像。
四、臺灣的正確定位:中華民族繁榮的試驗區
臺灣不該是被列強玩弄的「棋子」,臺灣應該定位自己爲「藍圖」。因爲有幾項不可取代的優勢條件:
臺灣,妳因「包容」而蓬勃:來自36省的同胞、原住民、新住民,在資源枯竭的艱難環境下共同創造了舉世震驚的臺灣奇蹟。
臺灣,妳因「融合」而壯大:將儒家文化與西方思維結合,創造出一套獨特的政治與社會模式。推翻了民主不適合華人的謬論。
因此,臺灣最適合的定位,不是「民主燈塔」或「抗中堡壘」,而是:中華民族繁榮的試驗區。
這裡可以大膽測試創新政策,探索華人社會如何兼容傳統與現代;
這裡可以將各種解決方案調整成可複製的模式,爲14億同胞造福;
這裡不需要流血,不需要廝殺,而是透過合作,爲整個民族找到共同的未來,爲全人類找到真正可持續的發展。
這樣的定位,不僅符合臺灣的利益,更能在全球建立獨一無二的價值主張。新加坡、香港都無法取代這個角色,只有臺灣能夠勝任。
五、「3RONG之道」:包容、融合、繁榮
所以筆者在這裡提出「容融榮:3RONG之道」——爲臺灣打造一個永續發展的定位論:
1.包容:保留多元文化,維持社會博愛和諧,成爲中華民族的驕傲。
2.融合:與大陸經濟、文化、科技互補,建立共贏生態。
3.繁榮:讓臺灣海峽成爲世界上最安全、最繁榮的區域。
這不只是口號,而是臺灣生存與發展的唯一可行路徑。若無包容,臺灣會陷入內耗;若無融合,臺海必將動盪;唯有繁榮,臺灣才能真正被世界尊重。
AIT的「地位未定論」,其實是一種「外部定位」:美國想讓臺灣保持模糊,好在中美之間靈活操作。但臺灣若自甘被操縱,不去建立自己的定位,就永遠只能被動地等別人下結論。
臺灣最大的敵人,不是外部強權,而是自己定位的空白。當我們無法回答「臺灣是什麼」,世界就會替我們回答;當我們自己沒有願景,別人就會把我們推向他們的戰略棋盤。
臺灣啊,你可以成爲棋子,也可以成爲藍圖。與其當別人的「前線」,不如當華人的「試驗區」。與其被外界標籤爲「全球最危險的地方」,不如定位自己爲「全球最值得期待的地方」。
當臺灣找到自己的定位那一天,臺海纔會真正安全,中華民族也將迎來共同的繁榮。所以,臺灣不是地位未定,而是定位未定!
(作者爲國際傳播品牌戰略顧問)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