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懋專欄》美國地位未定論

AIT拋臺灣地位未定論。(資料照片)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發言人日前對「臺灣地位未定論」做出前所未有明確的定義,指《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舊金山和約》等等,都沒有決定臺灣的最終政治地位。問題是,中華民國在臺灣已經有80年的時間了,有政府、土地和人民,美國甚至數十年前跟她還有正式邦交,在此建有大使館。此時美國竟然說臺灣爲「無主之島」,到底屬於誰還不確定,突然之間,現在島上的政府變成是僞政府,所有的官員是僞官,過去的美國大使館成了僞大使館。

外交部長林佳龍對美國表示感謝,顯然他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變成「僞外長」,所有歡迎這項聲明的民進黨官員,都等於否定了自己的合法性,承認他們所制定的任何政策規定都是非法無效的。

其實,這件事情最終關鍵在於美國本身的霸權態度,好像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地位是否有定論,是由美國來解釋的,而且隨着國際環境起伏變化。這纔是問題的重點,美國在世界的霸權地位決定解釋世界的方法,決定製定國際協定的影響力。

儘管如此,美國霸權地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此刻正快速走下坡,對國際政治的駕馭顯得力不從心,美國人選出狂人風格的川普,希望用他的強力手腕掃除內部發展的障礙。然而,這位狂人總統我行我素,喜歡用個人的交易做決定,美國官方經常批評中國人「不按國際規則行事」,然而今天川普隨時可以改口變臉,將聯合國各類組織視若無物,美國的盟友無所適從,內部政策混亂,處處自我矛盾,又有何規則可言?

至於美國在全世界的份量,可以由數據裡看到過去70年的變化。1950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佔世界的27.3%,中國佔4.5%;2024年,美國佔25.5%,中國佔16.9%。以平均購買力計算,中國實際上已經超過美國。工業生產能力方面,1949年美國佔40%,中國佔2.3%;2024年,美國佔10~12%,中國佔30~35%。中國的工業生產力反過來是美國的3倍。

至於國際政治方面,過去5年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投票中,有4次美國是唯一反對並且使用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這意味着,在一些國際重大事件中,美國處於孤立狀態。 二戰之後,美國呼風喚雨,說什麼就是什麼的時代,早已過去了。

在臺灣地位問題上也是如此,最後就是比中美國力的抗衡,到底誰的拳頭大?誰更能夠堅持到底?那纔是最後的決定因素。美國國務院發表「臺灣地位未定論」,結果如何將由中美力量消長決定。估計雙方會繼續在口頭上鬥爭下去,但北京不會採取激烈的軍事反應,因爲沒有必要,他們覺得在臺海軍事上已經掌握主動權,沒必要因爲言語的刺激而改變既有的規畫。

從現實背景來說,美國此刻將此未定論明確化,一是確定未來如果兩岸發生戰爭,美國介入的正當性;二是如果中國強調臺灣屬於中國,美國現在將臺灣設定爲未定,等於是要中國拿東西來換。無論何者,都是由實力來決定結果。

倒是美國,從世界第一霸權,發展到與中國各有千秋,甚至第一霸權能維持多久,沒有人敢說。尤其美國還有嚴重的內部問題,遲早爆發並快速弱化美國的國力與地位,所以現在纔是真正的「美國地位未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