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國防部官員談「臺灣地位未定論」 重申美對中政策從未變過

▲美國前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施燦德再次參加2025年第十二屆香山論壇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第十二屆香山論壇今(17日)在北京登場,談及美國在臺協會(AIT)、美國國務院相繼表態支持「臺灣地位未定論」,美國前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施燦德僅指出,美國對中國的政策從未改變,並且舉出《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六項保證」,以及《臺灣關係法》這些基礎上,數十年來從未變過。

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簡稱香山論壇)將於9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共護國際秩序,共促和平發展」。論壇將舉行4場全體會議、8場平行分組會議,還將舉辦高端對話、中外名家對話、中外青年軍官學者研討會等活動。

香山論壇舉行之前,美國在臺協會(AIT)、美國國務院相繼表態支持「臺灣地位未定論」。其中,AIT重申臺灣最終政治地位尚未確定,指出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舊金山和約》等二戰文件均未決定臺灣最終政治地位,指稱大陸刻意曲解二戰時期文件,只是藉此理由支持大陸威脅臺灣,北京主導的論述完全是虛假不實。

「臺灣地位未定論」也在香山論壇成爲注目焦點,美國國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前國防部中國事務副助理部長施燦德(Chad Sbragia)上午出席「香山視界高端對話-大國正確相處之道」,與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對談,全場爆滿,座無虛席。

會後,施燦德接受媒體訪問。臺媒《中央社》提問,「美國曾說臺灣地位未定。既然臺灣地位不明朗,爲什麼美國從未明確表態支持臺灣獨立,反而採取一種模糊的態度?你怎麼看?」

施燦德首先說,「這問題有點複雜。」不過外界應該很清楚,美國對中國(policy to china)的政策是建立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六項保證」,以及《臺灣關係法》的基礎上,數十年來一直如此,從未變過。

「我不認爲在這方面有任何改變。就我所知,沒有實質性的改動。」施燦德再次強調。

▲施燦德談及「臺灣地位未定論」僅說,美國「一中政策」確實從未改變。(圖/記者任以芳攝)

陸媒追問,「你覺得川普會不會在國際舞臺,透過聯合國以某種方式支持臺灣?你怎麼看?」

施燦德指出,「我希望如此,但很遺憾,我完全不知道他會怎麼界定臺灣或它的地位。這是我無法預測的。目前美國對華政策,已經持續了數十年。」

談及美國釋出「臺灣地位未定論」,吳心伯則指出,這就是美國持續打「臺灣牌」,專家指出,軍事、經濟與政治等層面都在利用臺灣問題。

儘管如此,吳心伯認爲美國在政治上的打「臺灣牌」,不會改變大陸在「臺灣問題」上主導走向的大趨勢,「我們正在塑造國家統一的外部環境。如果美國仍然維持現行政策,在『臺灣問題』上的作用恐怕會逐步被邊緣化,美國未來影響力下降是大勢所趨,這一點必須看清楚。」

《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也提問,「 美國方面拋出『臺灣地位未定論』,也沒有進一步去說臺灣的地位是什麼,以及現在美國打臺灣牌,對於臺海衝擊部分,如何解讀?」

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何雷中將指出,「臺灣問題」當時是國民黨蔣介石發動內戰,讓臺灣分離的祖國70多年了,這是老話題,但「臺灣問題」一天不解決,這個話題一天就不能不講。

「臺灣地位未定論,是誰講的?我告訴他,臺灣地位早已經定論了。」何雷進一步說,1943年的「開羅宣言」,1945年「波茨坦公約」,對臺灣的地位給予了明確的定論,「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而不是別的,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何雷又說,如果說臺灣有人講的臺灣地位不確定,實際上就是對「開羅宣言」、「波茨坦公約」,對二戰後的國際秩序的一個否定和挑戰,這是絕對不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