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院推「臺灣地位未定論」入課本 學者諷:被搞成無主島嶼

論及去中化工程持續在教育領域持續進行,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主任吳昆財批評,臺灣已經被總統賴清德搞成無主的島嶼。(本報資料照)

國家教育研究院17日宣佈,國高中教科書呈現〈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文〉時,應言明該文中並未提及中華民國或臺灣等字句,並建議加入《舊金山和約》(1951)及《中日和約》(1952)等,說明日本放棄對臺灣、澎湖、南沙羣島、西沙羣島一切權利。學者分析,兩項共識代表賴政府已主張臺灣地位未定論,背後目的是爲讓臺灣以國家名義加入聯合國鋪路,但國名問題搞不定,只能在國高中課本麻痹、洗腦學生,「臺灣已經被賴清德搞成無主的島嶼!」

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主任吳昆財表示,〈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文〉的設立,只是解決中國大陸代表團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問題,國教院如今強調,針對該決議文,應言明在文中並未提及中華民國或臺灣等字句,又把《舊金山和約》及《中日和約》搬出來,很明白就是以虛無主義的手段,高舉臺灣地位未定論,然後將此訴求放在國高中教科書當中。

吳昆財指出,賴政府希望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全世界沒有臺灣國,只有中華民國,聯合國絕對不會通過這樣的作法,所以賴清德想要做,就得先解決國名問題,「臺灣又不是國名,難道要用X國加入嗎 ?有本事就快點制定臺灣國憲法啦!」

吳昆財揶揄,即使退一步設想,中共被其他政權取代,也不可能同意以臺灣國名義入聯,因爲這涉及中國歷史大一統的觀念。「這是徒勞無功的,臺灣已經被賴清德搞成無主的島嶼!」

對於在國高中教科書安排這些內容,吳昆財認爲,民進黨也知道這些想法無法實現,但重點在於過程而非結果,他們仍不遺餘力地進行政治鬥爭,洗腦並麻痹學生,蠱惑支持者誤以爲臺灣有機會以國家名義加入聯合國,「這不可能成功的,臺灣海峽都走不出去!」

吳昆財提到,這作法屬於綠營一貫去中化手段,了無新意,而現今青年人已有自己的管道認識兩岸與國際情勢,教科書影響力早已遞減,民進黨仍大費周章搞事,根本是「低階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