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特尼克拋美版矽盾說 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左起)、總統川普和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三月三日在白宮宣佈,臺積電將加碼投資美國一千億美元。美聯社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廿七日表示,在中國大陸毫不掩飾要奪取臺灣的情況下,美國不能再過度依賴臺灣半導體,必須推動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方案,他將努力溝通說服臺灣。他同時挑戰傳統「矽盾」論,認爲唯有美國本土晶片產能充足,纔有能力真正保護臺灣,他的目標是將美國晶片自制率從百分之二提升至百分之四十。
指臺灣大案子 美臺談判很快到來
盧特尼克接受美國新聞頻道NewsNation訪問,被問到美國貿易談判下一步,他明確提到臺灣是「大案子」,並表示,「我認爲臺美談判很快就會發生,我預期會真正開始與臺灣對話,把這件事處理好」。
臺積電首當其衝 預料成法說焦點
據本報掌握,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日前悄悄赴美展開第五輪實體磋商。至於「首當其衝」的全球晶圓代工臺積電昨對此不做任何迴應,但預料此議題將成爲十月十六日法說會的關注焦點。
盧特尼克在訪問中被問到「美國究竟希望從與臺灣的貿易協議中得到什麼」,他說,臺灣的問題是,手機及汽車裡百分之九十五晶片都是臺灣制,「但臺灣在九千英里之外,這聽起來不妙,而且臺灣又只距中國八十英里」。他說,北京已放話要拿下臺灣,「甚至毫不諱言這件事」。
盧特尼克認爲這樣的局勢構成問題,而川普政府的目標是將晶片製造業務大幅轉移到美國本土,以便自主生產晶片。他反問:「無法自己製造晶片,要怎麼自保?你得依賴遠在天邊的人。那你要怎麼把晶片運過來製造無人機、製造裝備?」
階段目標 美自制率將提升到4成
盧特尼克談到本土晶片生產說,「我接任商務部長時,美國只生產本土需求的百分之二」,他明確設定目標,要在任期結束前將自制率提升至百分之四十。他坦言這是「巨大的挑戰」,投資規模恐超過五千億美元,並將涵蓋從設計到封裝的完整供應鏈。對於臺灣的角色,盧特尼克說,「因此,我認爲讓臺灣參與並同意加入供應鏈,這就是川普政府、川普總統的魔力」。
盧特尼克說,他知道這對臺灣來說並非「自然的選擇」,臺灣的想法是「我們生產百分之九十五,感覺很棒」。但川普會說,這對臺灣不好,對美國也不好,「因爲我們美國保護你,而如果要我們繼續保護你,你就得幫我們達成合理的自給自足」。
針對外界認爲臺灣握有半導體主導地位,能促使美國在軍事上更積極保護臺灣,盧特尼克主動提起「矽盾」,並表達與臺灣截然不同的對立觀點。
他說,如果臺灣掌握高達百分之九十五的晶片產能,美國在危機時「要如何取得這些晶片來協防颱灣?是靠飛機運?還是靠船隻?」他表示這樣的依賴不可靠,美國必須降低對臺灣單一來源的依存度,才能真正具備行動能力。
盧特尼克提出「五五分」方案,美國與臺灣各自承擔一半晶片產能。他說:「如果我們能達到五五分,我們依然根本上依賴臺灣,因爲沒有另一半我們也活不下去。但如果我們有一半,我們就有能力在需要時做該做的事。」盧特尼克表示,美方已在與臺灣的對話中表明,「讓美國掌握百分之五十晶片產能,對臺灣本身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