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人夠夠?美國不滿臺灣掌95%晶片 盧特尼克拋「五五分」驚人方案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圖/美聯社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近日接受接受美國新聞頻道《NewsNation》訪問時,拋出對臺灣極具壓力的「晶片五五分」構想。他直言,目前全球手機與汽車使用的晶片,有高達95%由臺灣供應,美國僅掌握2%,這樣的比例不僅不合理,更在大陸威脅臺灣之際,構成美國的安全風險。

盧特尼克指出,臺灣距離美國9000英里,但距離大陸僅80英里,在兩岸地緣政治高風險的情況下,臺灣握有95%晶片產能,反而對美國不利,因爲當衝突發生時,美國如何確保能即時獲得臺灣晶片,難道要依靠飛機或船艦運送?他認爲,唯有美國本土能夠大量生產晶片,才真正具備保護臺灣的能力,這與臺灣長期將半導體視爲「矽盾」的戰略邏輯正好相反。

盧特尼克直言,若要美國持續承擔保護臺灣的責任,臺灣就必須協助美國完成晶片製造自主的計劃,最終目標是美臺各自生產5成。

盧特尼克強調,當他上任時,美國自制晶片比例僅2%,他希望在任內能提升至40%,並逐步走向「美臺各半」,這項計劃涉及超過5000億美元(約新臺幣15兆元)投資,必須建立完整供應鏈,因此臺灣的參與至關重要。他直言,雖然臺灣可能認爲「生產95%很滿意」,但美國作爲安全保障的提供者,理所當然要求臺灣協助美國達成自給自足。

盧特尼克最後重申,美國並非要完全取代臺灣,而是要在確保本土供應的同時,仍依賴臺灣的另一半產能。他並預告,美臺將達成一項很重大的協議,很快就會開始討論並解決此事。

市場解讀,這番言論是川普政府對臺最嚴厲的訊號之一,不僅要求臺灣半導體業者交出部分產能,也挑戰臺灣將晶片視爲國安屏障的傳統戰略。若臺灣接受,將形同割讓部分護國優勢;若拒絕,則可能影響美方的安全承諾,政府談判團隊恐陷入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