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看「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論調 詹文男:要拋棄矽盾迷思
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記者陳正興/攝影
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表示,面對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論調,臺灣必須徹底拋棄過往「矽盾」迷思。他認爲,這場地緣政治下的「去風險化」,是臺灣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至「技術與系統整合」樞紐的關鍵契機。
他提到,臺灣應透過「從矽盾到系統」的思維,從過去「因製造能力強大,所以被保護」,轉變爲「因系統整合與高階設計無可取代,且是民主陣營重要盟友,而獲得更全面的戰略支持」。
他說,盧特尼克的論點反映在美中對峙下,美國對90%先進晶片集中在臺灣感到極度不安,希望將依存度降至一半。這從商業風險角度來看雖然合理,但對臺灣產業結構卻是一個巨大挑戰。
盧特尼克挑戰傳統「矽盾」論的發言,實則隱含了「科技與安全聯盟」的交換邏輯:「美國保護臺灣,臺灣協助美國自給自足」。詹文男認爲,臺灣若被迫讓出部分產能,過去的戰略價值勢必會被稀釋。因此,臺灣政府與臺積電必須將此對話提升爲國家級戰略談判。在評估未來投資比例、技術授權和補貼條件時,絕不能被動接受。
詹文男認爲,臺灣要善用自身技術與供應鏈的籌碼,並且藉此機會推動外交與經貿戰略,要求美國提供更明確的安全保障、軍事資源以及有利於臺灣產業的市場準入等戰略對價。
詹文男建議,臺灣應利用既有強大IC設計優勢,結合先進封裝技術,將產業重心鎖定於AI軟體、車用電子等垂直應用領域。同時政府須強化留才育才政策。